杜文秀墓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北二十里下兑村东侧。杜文秀(1823—1872)字云焕, 号百香,云南永昌(治今保山)金鸡村人。回族。清咸丰六年(1856)在蒙化(今巍山)率回民并联合汉、白、彝等族人民起义,建立政权,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同治十一年(1872)清军围大理,12月大理失陷时服毒后在该地遇害,葬此。原墓碑立于19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立。1984年正式建墓,墓碑上刻“总统兵大元帅杜文秀墓”。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北二十里下兑村东侧。杜文秀(1823—1872)字云焕, 号百香,云南永昌(治今保山)金鸡村人。回族。清咸丰六年(1856)在蒙化(今巍山)率回民并联合汉、白、彝等族人民起义,建立政权,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同治十一年(1872)清军围大理,12月大理失陷时服毒后在该地遇害,葬此。原墓碑立于19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立。1984年正式建墓,墓碑上刻“总统兵大元帅杜文秀墓”。
即今湖北郧县东北雷峰垭村。《方舆纪要》 卷79郧县: 雷峰垭关 “在府东北六十里。有巡司戍守”。
即今广东鹤山市西之皂幕山。《清一统志 ·肇庆府》: 曹幕山 “在鹤山县西北十六里,接开平、高明二县界。脉自昆仑山来,高千余丈,延袤百余里,左右冈陇如张幕然。一名皂幕山。前有狮子冈,大石嶙峋百余丈,乡民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北六十里束城镇。大业初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为镇,元祐元年(1086)复置,属河间府。金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三十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的断崖绝壁上。为明代两摩崖刻石。第一碑刻于绝壁中部,坐北朝南,高出水面10米。此碑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刻字三行。第二碑在第一处西侧40米处的山脚斜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龙颈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清远县西北有龙颈墟。
即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桑株乡。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82皮山县: 桑株庄 “一名哈拉哈尔庄”。
亦作莫府山,又名石灰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长江南岸。《舆地纪胜》 卷17建康府 “幕府山” 云: “晋琅邪王初过江,丞相王导建幕府于其上,因以为名。” 山有五峰相接。三国时已有 “莫府山”之名。《宋书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武进县城及近郊析置,属苏南行署区。治所即今江苏常州市。1952年改属江苏省。简称常。在江苏省南部,北濒长江,南枕宜溧山地。面积 4375平 方千米(市辖区1864平方千米)。人口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大树垭“《光绪舆地记》:在城东三十里,驻外委”。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滑州置,属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清属卫辉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徙治道口镇 (今滑县)。属平原省。1952年还属河南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