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滋县

松滋县

①西晋置,属安丰郡。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十五里。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蓼州,七年 (624) 废。

②东晋侨置,属寻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宋书· 州郡志》 松滋县: “江左流民寓寻阳,侨立安丰、松滋二郡,遥隶扬州,安帝省为松滋县。”南朝齐废。

③东晋咸康三年 (337) 侨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湖广卷上: 松滋县 “秦名县为松滋,以兹方产赡松也”。可知以产赡松得名。《寰宇记》 卷 146荆州松滋县称: “ 《晋太康地志》: 咸康三年以松滋流户在荆土者松滋县。” 南朝宋属南河东郡。南齐属河东郡。隋属南郡。唐属江陵府。南宋绍兴间徙治瀼口 (今松滋县北三十六里老城镇)。元属中兴路。明属荆州府。民国初属湖北荆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47年徙今松滋县 (今新江口镇)。


(1)古县名。(1)西晋初置,治今安徽省霍邱县东。属安丰郡。南朝齐改属北新蔡郡。隋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蓼州。七年废。(2)东晋以江左流民侨立松滋郡,晋安帝改置为县。治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属寻阳郡。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41年)废。(2)古旧县名。东晋咸康三年(337年)侨置,治今湖北省松滋市老城西。属南郡。南朝宋属南河东郡,齐属河东郡,隋属南郡,唐属荆州,宋属江陵府,元属中兴路,明、清属荆州府。1932年迁治磨盘洲(磨市),1934年仍迁回老城。1947年迁治新江口镇。1995年撤销,改设松滋市。


猜你喜欢

  • 马槽山

    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6庐江县“金牛山”条下:“县西五十里又有马槽山,上有寨垒,相传曹魏所筑。”

  • 常德县

    1913年改武陵县置,为武陵道治。治所即今湖南常德市。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50年析置常德市。1988年撤销常德县,并入常德市。旧县名。1913年改武陵县置,治今湖南省常德市。

  • 阳泉山

    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宋书·刘道济传》:元嘉间,氐奴、赵广“因诈言司马(指司马飞龙)殿下犹在阳泉山中,若能共建大事,则功名可立”。即此。

  • 百家堡

    在今甘肃环县南。《元和志》卷3庆州马领县:“隋义宁二年于今县治北四十里百家堡置马领县。”《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六月,庆州都督杨文干反,七月,“杨文干袭陷宁州,驱掠吏民出据百家堡”。即此。

  • 洋川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洋州置,治所在西乡县 (今陕西西乡县)。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西乡、镇巴、佛坪等县地。天宝十五年 (756) 移治兴道县(今陕西洋县)。乾元元年 (758) 复为洋州。北魏晋明

  • 渌口

    即今湖南株洲县治渌口镇。《梁书·王僧辩传》: 承圣元年 (552),“湘江贼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即此。唐置渌口戍。明、清置巡司于此。又称渌口戍。即今湖南省株洲县驻地渌口镇。自古为军事交通

  • 密云 (雲) 中卫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城东。

  • 落邦札佐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修文县东北札佐镇。明崇祯五年(1372) 改置札佐长官司。

  • 麻 (蔴) 湾

    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北。旧属房县。民国 《湖北通志》 卷36房县: 蔴湾 “ 《县志》: 在城南百二十里。设外委”。

  • 平乐郡

    ①南齐析晋宁郡连然县地置,属宁州。治所在益宁县(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马街)。辖境约当今昆明市滇池西北岸和安宁市、易门县地。后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昭州置,治所在平乐县(今广西平乐县西南)。辖境相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