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漠都督府
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以契丹部落置,属营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南一百二十里黄土坑古城。统辖契丹 “潢水之南,黄龙之北”地。相当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 (即潢水)、老哈河一带。上元后废。
唐羁縻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以内属契丹部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南黄土坑村,一说今阿鲁科尔沁旗西北乌兰木村。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流域及老哈河中下游一带。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反后废。唐开元四年(716年)复置。肃宗上元以后废。
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以契丹部落置,属营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南一百二十里黄土坑古城。统辖契丹 “潢水之南,黄龙之北”地。相当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 (即潢水)、老哈河一带。上元后废。
唐羁縻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以内属契丹部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南黄土坑村,一说今阿鲁科尔沁旗西北乌兰木村。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流域及老哈河中下游一带。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反后废。唐开元四年(716年)复置。肃宗上元以后废。
即今河南虞城县南界沟镇。旧属商丘县。清光绪 《商丘县志》 卷1 《市集》: “东南面有界沟镇,离城九十里。”
三国吴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先安县附近。西晋武帝时改为海平县。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越南广宁省先安附近。属交趾郡。西晋改名海平县。
即龙骨河。今新疆青河、富蕴、福海三县境之乌伦古河。《元朝秘史》卷5:征乃蛮“追至忽木升吉儿地面兀泷古河”。
又作余干县。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后徙治今余干县。《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余汗注:“应劭曰,汗音干。”三国吴改属鄱阳郡。南朝宋改为余干。《元和志》卷28饶州:余干县“汉余汗县,淮南
元至元十六年(1279)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柳城县 (今广西柳城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市、柳江、柳城二县及鹿寨县西南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柳州府。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柳州置
一名甘松山。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隋书·地理志》:通轨县“有甘松山”。《新唐书·吐蕃传》:开元十九年(731),吐蕃请“互市于甘松岭。宰相裴光庭曰:‘甘松中国之阻,不如许赤岭”’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水丰县: 金牛寨 “在县南二百四十里”。
一名小埕堡。明景泰年间(1450—1456)置,属连江县。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筱埕。《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连江县:小埕寨在“县东百二十里海中,明初置。《筹海说》:小埕北连界于烽火,南接壤于南日。连江为
又作加禄堂。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枋山乡西北加禄村。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加六堂社“离府治四百二十里”。
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六里苏撒坡。清设束色堡汛。“束色堡”彝语意为白彝土司居住的地方。即“束塞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