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堰
一名枋头。东汉建安九年 (204) 曹操修筑,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水经·淇水注》: “淇水又南,历枋堰。……魏武王于水口,下大坊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 《征艰赋》 曰: ‘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 者也。自后遂废,魏熙平中复通之。故渠历枋城北,东出,今渎破故堨,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
一名枋头。东汉建安九年 (204) 曹操修筑,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水经·淇水注》: “淇水又南,历枋堰。……魏武王于水口,下大坊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 《征艰赋》 曰: ‘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 者也。自后遂废,魏熙平中复通之。故渠历枋城北,东出,今渎破故堨,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
即今陕西户县治。《续汉书·郡国志》:鄠县有甘亭。《水经·渭水注》:甘亭“在(甘)水东鄠县”。
又名吐儿山、犊儿山。在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北霍林河 (呼林河) 河源处。《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有兔儿山。
即今四川丰都县东龙河西岸江池镇。《明史·四川土司传》: 成化年间,“移忠州临江巡检司于丰都南宾里之姜池”。即此。
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1武冈州“风门山”条下:“《志》云,州北百八十里有角尖山。山有二,曰大角尖、小角尖,其状如角,周围森耸,路通沅江。”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北部边缘。东北与美滨暗沙相距5.5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本固暗沙。
①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一说在今钟祥县西北九十里丰乐镇附近。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改属江夏郡。西晋属竟陵郡。南齐为竟陵郡治。南朝梁废。②北周改霄城县置,为竟陵郡治。治所即今湖北天
即八普。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西南纳伦河北岸。《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补”,即此。
在今福建宁德市东北三十里。合福安、霞浦诸水,潴为大洋入海。宋梁克家 《三山志》: 官井洋港 “源出龙泉县,流出黄崎镇,与政和、古田、罗源诸溪,同汇于官井洋。风涛险恶,号三港口,东入海”。《清一统志 ·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 置,属大宁都司。福余卫又称 “我着”,应即女直兀者部名,其地在元浦峪路、灰亦儿千户所境(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乌裕尔河和嫩江左右)。永乐间改属奴儿干都司。宣德、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八十里。《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乾德三年(965),王全斌攻剑门,“命史延德分兵趋来苏,跨江为浮梁以济。蜀人见之,弃寨而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南。五代唐长兴元年(930年),石敬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