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水
即淅水。今河南卢氏、西峡、淅川县境之老灌河。《水经·丹水注》: “析水出析县西北宏农卢氏县大蒿山,南流径修阳县故城北,……南流入丹水县,注于丹水,故丹水会均,有析口之称。” 《元和志》 卷21邓州内乡县: “析水,北自卢氏县界流入,与丹水合,古今谓之析口。”
即淅水。今河南卢氏、西峡、淅川县境之老灌河。《水经·丹水注》: “析水出析县西北宏农卢氏县大蒿山,南流径修阳县故城北,……南流入丹水县,注于丹水,故丹水会均,有析口之称。” 《元和志》 卷21邓州内乡县: “析水,北自卢氏县界流入,与丹水合,古今谓之析口。”
在今江西宜丰县东。《明一统志》 卷57瑞州府: 尉山 “在新昌县东七十里。旧传汉梅子真为南昌尉,上书言事,不报,遂携妻子隐此”。
在今湖南花垣县西。清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和石三保领导苗族人民起义军在此击败清军。
①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金鸡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 恩平县东北有金鸡墟。②即今广东罗定市东金鸡镇,东接云浮市界。清康熙 《罗定州志》 卷9有金鸡墟。③即今广西藤县西南五十里金鸡镇。清雍正 《广西通志
在今浙州杭州市西。五代晋天福三年(938) 吴越国建净空禅院,宋理宗时改名玉泉寺,清康熙中改为清涟寺。寺内有玉泉。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北。《新唐书·回鹘传·同罗》:同罗“在薛延陀北,多览葛之东,距京师七千里而赢”。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于此置龟林都督府。天宝末安禄山叛乱,劫同罗兵用之,号“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原称半线社,为高山族聚居地。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有半线庄之名。康熙末已成半线街。雍正元年(1723)于此设彰化县。即今台湾省彰化县驻地。清康熙五年(1666年),台湾郑经将刘国轩
一名白虎矶、白浒矶。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长江南岸。《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径白虎矶北。山临侧江濆。”明代山下有白浒镇,置巡司于此。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二十里雷公山。《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 五代唐清泰三年 (936),云州兵作乱围子城,节度使沙彦珣 “突围出城,就西山据雷公口”。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雷公山。《资治通鉴》:五代唐
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五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荷鲁堡 “嘉靖二十二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二里有奇。旧为极冲,自增建五堡,称为腹里,土田饶衍,宜于耕植,但地势平旷,难于要截”。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14平山县: 河西泉 “在县西二十五里,平地涌泉数处,灌田数百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