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堡
明正统四年 (1439) 筑,属宁夏中卫。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枣园乡。嘉靖十八年 (1539) 改属西路广武营。清乾隆三年 (1738) 城圯,八年复建,设把总。
村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北部、黄河北岸。属枣园乡。人口780。因盛产红枣得名。明正统四年(1439年)筑堡,曾为驿站和屯兵之所。109国道、包兰铁路经此。
明正统四年 (1439) 筑,属宁夏中卫。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枣园乡。嘉靖十八年 (1539) 改属西路广武营。清乾隆三年 (1738) 城圯,八年复建,设把总。
村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北部、黄河北岸。属枣园乡。人口780。因盛产红枣得名。明正统四年(1439年)筑堡,曾为驿站和屯兵之所。109国道、包兰铁路经此。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自会同县流入县界,在托口入沅水。《元和志》卷30朗溪县: “在朗溪之侧,因为名。”
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南美欄。清置把总于此。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以山名。《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 砀山在东。师古曰: 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名县。” 西汉属梁国。西晋废。南朝宋复置,属梁郡。北魏属砀郡
东晋改西阳国置,治所在西阳县(今湖北黄州市东)。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湖北黄州、麻城及新洲、浠水等市县地。北齐为巴州治。隋开皇初废。东晋改西阳国置,治西阳县(今湖北黄冈市东)。属豫州。南朝宋辖境约相当今湖北
在今河北威县东梨园屯乡。为清末山东冠县、河北威县一带义和拳活动中心。民国 《威县志》 卷20: 光绪二十四年 (1898),“山东冠县梨园屯村义和拳民与天主教民因庙地起争端,激起事变”。在今河北省威县
明置,属宁夏前卫。即今宁夏贺兰县西北丁义村。
即今江西武宁县西南罗溪河。《清一统志·南昌府一》:白石港水“在武宁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小流山斜港,又修澧水源出大孤山,长田港源出牛皮洞,邓埠港源出杨港山,杨浦港源出严阳山,俱自县西南北流入修水”。
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南仕礼岭。《舆地纪胜》卷118雷州:时礼山“在海康县东南八十里。四望之最高者也”。《清一统志·雷州府》:时礼山,“《旧志》谓之时礼岭。周五里。岩穴深邃。上有泉,岁旱祷雨于此”。
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叶尔羌河北岸麻扎达拉。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八扎塔拉卡“查该卡祗可扼坎巨提由星峡、红孜纳普各达坂来路入叶城各道”。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南罗苏乡。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罗苏” 系布依语音译,意为官府 (即亭目驻地) 下面的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