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柘荣县

柘荣县

1945年升柘洋特种区置,属福建省。治所在柘洋 (今福建柘荣县)。1956年7月裁入福安县。1961年8月复置。1970年2月又撤。1974年12月再置。


在福建省东北部,邻接浙江省。属宁德市。面积544平方千米。人口10万。辖2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双城镇。1934年2月成立福霞县上西柘洋区苏维埃政府,5月升为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辖霞浦、福鼎、泰顺三县交界处柘洋、富溪、梨坪等区,政府驻柘洋。1938年置柘洋特种区。1945年升为县,治今址。以古多柘树,取“欣欣向荣”之意名之。1949年属第三专区(1950年改称福安专区)。1956年省入福安县。1961年复县,属福安专区。1970年又省入福安、福鼎二县。1974年再度复县,属宁德地区。1999年属宁德市。地处闽东山地北部,属太姥山。尤溪贯穿县境注入交溪。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甘薯、茶叶、花生、油菜籽、烟草等,并盛产太子参、油茶、油桐。矿产有铁、石英、铅、锌。工业以轻工为主,手工业品以竹编、折席著名。福分(福鼎)公路经此。纪念地有闽东独立师兵工厂旧址、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殉难地、彭家山战斗纪念碑及桦岭烈士桥等。名胜古迹有东山、仙屿公园、明游朴墓。


猜你喜欢

  • 阳南县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由阳城县南部析置,治东观腰(今山西阳城县南)。1945年4月撤销,与阳北县合并,复置阳城县。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阳城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名。治今阳城县东

  • 牡丹山

    在今陕西延安市南。《方舆纪要》卷57延安府:牡丹山“在府城南四十里。多产牡丹,名曰花原头”。

  • 水西关

    元建,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紫坪铺相对之岷江南岸韩家坝。《元史·河渠志三》:元至元元年(1264)修都江堰,“盐井关限其西北,水西关据其西南”。

  • 大蹊岭

    在今广东海丰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大蹊岭在“县西六十里。景泰以前,驿路经此,甃石为道”。

  • 上埠镇

    即今江西萍乡市东南上埠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萍乡县东南“紫家坑又十里至上埠”。在江西省芦溪县西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上埠,人口1.2万。驻地因地势较高,历为萍乡东南

  • 富口墟

    即今福建沙县西北富口镇。《清一统志·延平府》 “华岩墟” 条下: “富口墟在县北三十里。”

  • 外方山

    即嵩高山。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尚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崈高县:“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1)古山名。即今河南省登封市北嵩山。《尚书·禹贡》:“熊耳、

  • 林管山

    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44广灵县: 林管山在 “县西南四十里。下有泉,名百家泉,流入壶流河。上有勒汉寨”。

  • 三湖镇

    一名沙湖镇。即今江西新干县北赣江西岸三湖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新淦县:“自界埠登舟顺流……至三湖圩。”(1)在江西省新干县北部、赣江西岸。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湖,人口

  • 盘湖岭

    在今江西南丰县南。《清一统志·建昌军一》: 盘湖岭 “在南丰县南八十里。亦江西福建之分界。一名盘湖隘,有湖若盘。一名大岭,以径宽广,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