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①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内黄县北。《春秋》: 襄公十九年 (前554),“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杜注:“魏郡内黄县东北有柯城。”
②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春秋》: 庄公十三年 (前681),“冬,公会齐侯盟于柯”。后称阿。秦置东阿县。
古邑名。(1)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北。《春秋》襄公十九年(前554年):“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即此。(2)即阿、东阿。
①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内黄县北。《春秋》: 襄公十九年 (前554),“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杜注:“魏郡内黄县东北有柯城。”
②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春秋》: 庄公十三年 (前681),“冬,公会齐侯盟于柯”。后称阿。秦置东阿县。
古邑名。(1)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北。《春秋》襄公十九年(前554年):“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即此。(2)即阿、东阿。
又名刘园。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时名东园。清嘉庆年间归刘氏,名寒碧山庄。又名刘园。清光绪初归武进盛氏,改名留园。园内花木楼台,布置闲雅,集园林之大成,被誉为清江南园林代表作之一。19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永宁县置,属永宁州。治所即今四川古蔺县。以古蔺州为名。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南部,与贵州省接壤。属泸州市。面积 3181.4 平方千米。人口74
亦作吐浑。原为鲜卑的一支,游牧于今辽宁凌海市西北。西晋末(4世纪初),首领吐谷浑率所部西徙至甘肃、青海间。其孙叶延始以吐谷浑为国名。魏、周之际, 传至夸吕, 自号可汗, 都伏俟城(今青海共和县西北,青
一名阳岐山。在今湖北石首市内。《寰宇记》 卷146石首县: 绣林山 “在楚望山前,汉照烈娶孙夫人于此,锦绣如林”。在湖北省石首市城区西北,长江南岸绣林镇。海拔83米。原称阳岐山。相传东汉建安十五年(2
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封灌婴为颍阴侯。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并入临颍县。东魏元象二年(539) 复置,为郑州及颍川郡治。北齐天保元年(550) 改为长
北宋置,属庆阳府。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宋史·地理志》: 绥远砦 “地本骆驼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在今山西兴县北。源出岚县西,西流入黄河。《方舆纪要》 卷40岢岚州岚县 “大贤河”条: “蔚汾水在县西,源出尖山,流经州境,入兴县界,注于大河。”
即今四川武胜县。民国 《武胜县志》 卷1: 沿口场在 “县北三十里……商务繁盛,为河东冠”。1953年武胜县迁治于此。在四川省武胜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沿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汉源、石棉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亦作龙且城。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南齐书·垣崇祖传》:南朝宋泰豫元年(472),崇祖“行徐州事,徙戍龙沮,在朐山南”。南朝梁置龙沮县。《清一统志·海州》 引《州志》,谓“有大小二垒。相传韩信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