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栏干山

栏干山

①即阑干山。在今福建建阳市北四十里。

②在今安徽凤阳县西二十里。《明一统志》 卷7凤阳府: 栏干山 “在旧府城西二十里,相连如栏杆然”。


猜你喜欢

  • 南阳务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北隅。《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三年 (946),天雄节度使杜威帅兵至瀛州,“闻契丹将高谟翰先引兵潜出,威遣梁汉璋将二千骑追之,遇契丹于南阳务”。即此。在今河北省肃宁县城东北,或云在城

  • 柳浪桥

    在今浙江杭州市。宋时建于清波门外聚景园中。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3: “聚景园,孝宗所筑……有柳浪、学士等桥。” “柳浪闻莺” 为西湖十景之一。

  •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三十里灞河西岸。《水经·渭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

  • 崔模镇

    一作催木镇。北宋置,属麟游县。即今陕西麟游县北四十里崔木乡。

  • 华谷水

    在今山西运城市南。《方舆纪要》卷41安邑县:“华谷水在县西南四十里。自夏县流经县界,又西入蒲州界。或讹为苇谷水。”

  • 董部

    指宋代居住于今四川金阳县至宜宾县间金沙江北岸地区之少数族部落。《宋史·蛮夷传四》: “董蛮在马湖江右,僰侯国也。唐羁縻驯、骋、浪、商四州之地。其酋董氏,宋初有董春惜者贡马,自称 ‘马湖路三十七部落都王

  • 公刘墓

    在今陕西彬县东八十里上陵村东,居泾河北岸山谷间。冢高约50米,长约1500米。《史记·周本纪》载:公刘是后稷的曾孙,周文王的十代祖先。“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 自漆、沮度渭,

  • 双庙湾

    即今陕西子洲县西后湾村。清光绪《绥德州志》卷2:“双庙湾“在城西一百一十里。延长五里。”

  • 板渚

    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北邙乡牛口峪附近。《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 《隋书· 炀帝纪》: 大业元年(605) 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元和志》卷5汜水

  • 境阳郡

    即景阳郡。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六十里黄渡镇景阳村。《隋书·地理志》: “宕渠县梁置,并置境阳郡,开皇初郡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