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栖霞寺

栖霞寺

南齐永明七年 (489) 建。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中峰西麓。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唐初改为功德寺,增建殿宇、楼阁四十余所,极为壮观。与山东灵岩、荆州玉泉、天台国清,并称为国内 “四大丛林”。武宗会昌中废。宣宗大中五年 (851) 重建,南唐改为妙因寺。北宋太平兴国五年 (980) 改为普云寺。景德五年 (1008) 改赐景德栖霞寺。元祐改严因崇报禅院。明洪武仍名栖霞寺。清咸丰年间毁于火,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以后,又重新修造,形成今日之规模。今寺门前有唐高宗为栖霞寺创始人所立 《明征君碑》,寺内有纪念唐高僧鉴真过海的大师堂,寺后有南唐舍利塔,塔后山崖间为齐梁间开凿的千佛岩。


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北,栖霞山中峰西麓。创建于南齐永明元年(483年),为隐士明僧绍捐宅改建。原名栖霞精舍。唐高祖改寺名为功德寺,与山东灵岩、荆州玉泉、天台国清并称四大丛林。南唐改名妙因寺。宋初称普云寺,继改虎穴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今名。清咸丰五年(1855年)遭兵火。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和民国初年陆续重建。现存木构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摄翠楼等,还保存有南朝石造像、隋代石塔和唐代碑刻,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 观音堂

    ①明万历十年(1582)建。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南郊十里梁家庄。②清置汛,属定远厅。即今陕西镇巴县东观音镇。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清同治元年(1862年)陈德才率太平军进据此。

  • 张仪楼

    又名百尺楼、宣明楼、白菟楼。战国秦建,为成都城少城西门楼。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元和志》卷31成都县:“州城,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所筑。……城西南楼百有余尺,名张仪楼,临山瞰江,蜀中近望之佳处也。”

  • 陵云 (雲) 寺

    亦作凌云寺。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 南诏骠信酋龙寇蜀,攻占犍为 “后数日,蛮军大集于陵云寺,与嘉州对岸”。胡三者注: “陵云寺在嘉州南山,开元中,僧海通于渎

  • 貣勃山

    又作贷勃山。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南境外兴安岭南段。《新唐书·室韦传》:“西保貣勃、次对二山。山多草木鸟兽,然苦飞蚊,则巢居以避。”

  • 雒阳县

    即洛阳县。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汉书·地理志》 作 “雒阳县”。

  • 泾江

    又名禁江。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北九十里长江北岸。《明史·太祖本纪》: 太祖二十三年 (1363),陈友谅围南昌,太祖帅舟师赴救,“次湖口,先伏兵泾江口及南湖嘴,遏友谅归路……友谅食尽,趋南湖嘴,为南湖军所

  • 俱兰城

    ①唐安西都护府属地。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东卢戈沃伊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自碎叶西至阿史不来城,“又七十里至俱兰城”。②在今阿富汗东北境科克恰河流域。唐龙朔元年(661) 置双靡州于此。在今哈萨克

  • 三花山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8通江县:三花山“在县东北七里”。

  • 善见城

    南北朝时西域罽宾国都城。在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附近。《魏书·西域传》: 罽宾国 “都善见城”。

  • 定流河

    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17乐亭县: 定流河 “即滦河下流也。《志》云: 滦河经县北岳婆港,分为二支,一曰葫芦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流经县东二十里,南流入海,谓之东滦河。(明) 景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