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西周、春秋诸侯国。嬴姓。在今陕西韩城市南二十里西少梁。青铜器 《梁伯戈》 有“梁伯作” 铭文。《左传》: 僖公十九年 (前641),“秦遂取梁”。即此。秦改为少梁邑。

②春秋周邑,后属楚。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左传》: 哀公四年 (前491),楚人 “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杜注: “梁,河南梁县西南故城也。” 《国语· 楚语下》: 楚 “惠王以梁与鲁阳文子”。

③春秋时国名,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一说在今山东成武县东。《管子·轻重戊》: “桓公曰: 鲁、梁之于齐也,千谷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 管子对曰: 鲁、梁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桓公曰: 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 注: “鲁、梁二国,在泰山之南,故为服于此,近其境也。” 此即 《史记· 封禅书》 中 “禅梁父” 之梁父。或以为即 《春秋 ·庄公三十二年》 “齐侯、宋公遇于梁丘” 之梁丘,则在成武县东。

④战国七雄之一。即魏。因徙都大梁 (今河南开封市),故称梁。


(1)古国名。西周、春秋诸侯国。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南。遗物《梁伯戈》有“梁伯作”等铭文。《左传》桓公九年(前703年):“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僖公十九年(前641年):梁伯“好土功”,秦趁其“民罢而弗堪”,灭之。秦为少梁邑。(2)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左传》哀公四年(前491年):楚“袭梁及霍”,即此。


猜你喜欢

  • 蓬山郡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柘州置,治所在柘县 (今四川理县西北与黑水县接壤地区)。乾元元年 (758) 复为柘州。②唐至德二年 (757) 改咸安郡置,治所在大寅县 (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

  • 涌 (湧) 翠山

    又作拥翠山。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16定边县: 涌翠山“在治北十里。有刀思郎遗垒”。

  • 五陇山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方舆纪要》卷51邓州:“五陇山在州城西,山有五堆连接,因名。”

  • 紫微城

    即唐东都宫城。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新唐书·地理志》 曰: “宫城在皇城北……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卫,曰紫微城。” 《元河南志》 亦称: “宫城曰紫微城,其城象紫微宫,因以名。”

  • 云台山

    ①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有泉石之胜。《金陵胜迹志》卷4:云台山“在殷子山东陶吴镇旁,有石龙池,澄泓可爱,清鉴毛发,纤鳞游泳,或云龙族,西迤十里为虎肱洞”。②即银山。今江苏镇江市西北之云台山。《清一统志·

  • 殷国

    秦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封司马印为殷王,都城在朝歌 (今河南淇县)。辖河内郡,相当今河南新乡市、滑县以西,黄河以北地区。后为汉王刘邦所灭,仍改为河内郡。秦亡后项羽封司马卬置,都朝歌(今河南淇县)。辖河内郡

  • 煤山

    明万岁山之俗称。即今北京故宫神武门北景山公园内景山。明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卷24:“俗所谓煤山者,本名万岁山,其高数十仞,众木森然。相传其下皆聚石炭,以备闭城不虞之用者。” 又明刘若愚 《明宫史》

  • 白掸县

    亦作白禅县。东魏置,属临涣郡。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集。北齐属谯郡。隋大业初废。

  • 多喜山

    在今四川梁平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79梁山军:多喜山“距军西南五十里。山或有丹光夜现,则是境之人必多有喜事,故名。陈希夷常修道于此,石枕存焉。有雌雄二泉,名浴丹井,春夏则左盈右竭,秋冬时右盈左竭”。

  • 宝田寺

    在今江苏南京市。《资治通鉴》: 隋开皇九年 (589),围建康,陈后主命 “忠武将军孔范屯宝田寺”。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陈后主叔宝命忠武将军孔范屯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