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口寨
北宋置,即今福建泰宁县西南梅口乡。《方舆纪要》 卷98泰宁县: 梅口寨 “在县西梅口保。宋绍定五年,统领刘纯分忠武军于此,以镇罗源筋竹之寇。后废”。《宋史·兵志六》 福建路邵武军十砦有梅口砦。后为梅口市。清为梅口墟。
南宋绍定年间置,即今福建省泰宁县西梅口镇。后废。
北宋置,即今福建泰宁县西南梅口乡。《方舆纪要》 卷98泰宁县: 梅口寨 “在县西梅口保。宋绍定五年,统领刘纯分忠武军于此,以镇罗源筋竹之寇。后废”。《宋史·兵志六》 福建路邵武军十砦有梅口砦。后为梅口市。清为梅口墟。
南宋绍定年间置,即今福建省泰宁县西梅口镇。后废。
又名翁山。即今浙江东部舟山岛。《元和志》卷26明州鄮县: 翁洲 “入海二百里,即 《春秋》 所谓甬东地也……其洲周环五百里,有良田湖水,多麋鹿”。宋后限指今舟山岛东部 一山峰。即今浙江舟山岛。《元和郡
涡水入淮处。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北。《晋书·武帝纪》: 泰始六年 (270),“吴将丁奉入涡口,扬州刺史牵弘击走之”。即此。(涡guō) 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北、涡河入淮之口。魏晋以来为南北水运交通要隘。《资
在今四川珙县南。《方舆纪要》 卷70珙县: 都宁驿 “在县南八十里。万历初增置”。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清康熙三年(1664),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吴三佳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即此。在今贵州省大方县东。清康熙三年(1664年),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吴三桂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即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年(756),哥舒翰出潼关,遇安禄山将“崔乾祐之军于灵宝西原,乾祐据险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载(7
在今湖南邵阳市东。《方舆纪要》 卷81邵阳县: 彩塘 “在城东。溉田三千余亩”。
又作塔山前卫。明正统十 一年 (144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不详。辖今吉林松原市、农安县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地。后废。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今吉林省松原、前郭、农安
北宋盐场。在今上海市奉贤县南柘林镇西一里旧柘林城。清时设盐课大使,后设场知事。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始安县置,属渠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一百二十里肖溪镇。大业元年 (605) 徙治其南十二里王家坪。三年 (607) 属宕渠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始安县。②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舆地纪胜》卷176黔州:“绿阴堂、万卷堂皆鲁直旧所书墨迹。”《清一统志·酉阳州》:万卷堂“在彭水县治东。宋黄庭坚聚书于此,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