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阳城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清徐县西。《左传·襄公十八年》: 中行献子梦中 “见梗阳之巫皋”。昭公二十八年 (前514),“魏戊为梗阳大夫”。皆此。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清徐县西。《左传·襄公十八年》: 中行献子梦中 “见梗阳之巫皋”。昭公二十八年 (前514),“魏戊为梗阳大夫”。皆此。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邵武军置,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治所在邵武县(今福建邵武市)。辖境相当今福建邵武、光泽、泰宁、建宁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为邵武府。元至元十六年(1281
即浦子口。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浦口镇。
亦作㟃峿山、司镇山。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为马陵山支脉。《水经·沭水注》:横沟水“水发渎右,东入沭之故渎,又南暨于遏。其水西南流,径司吾山东,又径司吾县故城西”。
北宋置,属融水县。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老堡乡。崇宁四年(1105)于此置清远军(后改平州)及怀远县。政和元年(1111)州、县俱废,仍为王口砦。七年(1117)复置平州,南宋绍兴四年(1134)
在今福建诏安县东南洋林。清有把总驻此。
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东汉更为竹邑侯国。古县名。西汉改竹邑县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老符离集。属沛郡。东汉复改为竹邑县。
元元贞元年(1295)改长兴县置,属湖州路。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为长安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复名长兴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长兴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
即廆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清一统志·河南府一》:谷口山“在洛阳县西南三十里,孝水出焉”。
梵文意为吉祥胜利。宋、元载籍称为三佛齐。为7世纪至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古国。都城即今巨港。最盛时势力达西爪哇、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南部,为印度文化7世纪时之主要根据地,亦是中国、印度、阿拉伯国家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后军都督府。治所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清乾隆二年(1737)改为临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