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梨树县

梨树县

1914年改奉化县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即今吉林梨树县。民国 《梨树县志》 卷1: “《旧志》 言,以古有梨树而得名,此臆说也。父老或言,此地原属高句丽,以苏姓得名。故地有赫尔苏、昭苏河、苏龙起等号。此地本名列苏城,一说城在苏河之里,故曰里苏,偏脸城在河之表,故又曰昭苏。所言梨树者,盖转音耳,斯说较为近是。” 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1年属四平省。1945年属辽北省。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属吉林省。


在吉林省西南部,濒东辽河,与辽宁省相邻。属四平市。面积 4204 平方千米。人口84.5万。辖1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梨树镇。清光绪三年(1877年),于梨树城置奉化县,治今址,属昌图府。1914年因与浙江省奉化县重名,取境内梨树繁茂改名梨树县,属洮昌道。民国《梨树县志》:“旧志言,以古有梨树得名。”1929年属辽宁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属辽北省,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1956年属怀德专区(后改公主岭专区),1958年属四平专区。1960年迁治郭家店,1965年迁回梨树镇。1968年属四平地区。1983年属四平市。东南部为大黑山,最高峰为537米。东辽河北流转西环绕,支流昭苏台河、条子河、新开河等呈树枝状分布市境。北部建有大型灌区。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稻、高粱、大豆等为主,为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大顶山有特大型硅灰石矿,储量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工业有化肥、水泥、造纸、轻纺等。京哈、四梅铁路、102国道经境。四梨公路有定点班车。古迹有明叶赫古城及于家沟抗俄斗争遗址。


猜你喜欢

  • 水池郡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置, 属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南洮水西岸。后改为水池县。

  • 高䂞山

    在今山东安丘市南。 《汉书·地理志》:琅邪郡灵门县有 “高䂞山”。 注: “师古曰: ‘䂞即柘字也。’”《方舆纪要》 卷35谓 “今俗呼为高望山”。

  • 石马镇

    ①北宋置,属仁寿县。在今四川井研县北。《舆地纪胜》卷150隆州:石马镇“在仁寿县西南六十五里”。②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万岙乡河北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石马镇在“县南五里石马山下。嘉靖三十七年倭贼

  • 驿马关

    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南九十里驿马镇。《资治通鉴》: 唐兴元元年 (784) 朱泚败走,自泾州 “独与范阳亲兵及宗族、宾客北趣驿马关。宁州刺史夏侯英拒之”。即此。明弘治中置巡司。正德十年 (1515)废。即

  • 麻沙镇

    北宋宣和初置,属建阳县。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北麻沙镇。元废。当地盛产竹、楠、樟、梨、楮、松等,皆为雕版与造纸的优质原料。南宋书籍刻印业最为发达。祝穆 《方舆胜览》 云: “麻沙、崇化两坊产书,号为图书之府

  • 那喇特卡伦

    一作纳喇特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即今新疆新源县东那拉提镇。道光《新疆识略》卷11:那喇特卡伦“东北至博尔柯阿满卡伦五十里”。

  • 饮马集

    即今山东昌邑县南五十里饮马镇。清乾隆《昌邑县志》卷2有饮马集。

  • 弋阳馆

    唐置,在今江西弋阳县城东。《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弋阳县:弋阳馆在“县治东。唐置,宋因之。今为葛溪水驿”。唐置,在今江西省弋阳县南。唐张祜《题弋阳馆》诗:“一叶飘然下弋阳,残霞昏日树苍苍。”即指此。

  • 突录济

    西藏古地名。约在今那曲县桑雄区。唐时吐蕃曾置驿站于此并为赞普 (王) 迎宾之处。《新唐书·地理志》: “蛤不烂驿,旁有三罗骨山,积雪不消,又六十里至突录济驿,唐使至,赞普每遣使慰劳于此。”

  • 龙木头都留等十二族军民千户所

    元置,属松潘宕迭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使司。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四十里。明于此置陇木头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