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宁军

武宁军

①唐天宝十三年 (754) 置,属廓州。驻地在百谷城 (今青海贵南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廓州: 金天军 “其东南八十里百谷城有武宁军”。乾元元年 (758) 陷于吐蕃,废。

②唐、五代方镇名。唐元和二年 (807) 置,治所在徐州 (今江苏徐州市)。领徐、泗、濠三州,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北灌南、涟水、泗阳以东,安徽定远、明光、蚌埠以北,怀远、濉溪、萧县以东,兼有山东郯城、微山、滕州地。咸通三年 (862) 废。五代梁复置。后废。


唐元和二年(807年)置,治徐州(今江苏徐州市)。领徐州、泗州、濠州三州。后增领宿州。咸通三年(862年)废。光化元年(898年)复改感化军置,治徐州,领徐、濠、宿三州,未几复为感化军。五代梁复置,领徐、宿二州。北宋初废。


猜你喜欢

  • 军阳山

    在今江西弋阳县南。《寰宇记》卷107信州弋阳县:军阳山“在县南三十里。昔有将屯兵于山阳,故名。唐贞元中出银、铁”。

  • 邛池

    即今四川西昌市东南之邛海。《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县,无几而地陷为汙泽,因名为邛池。”清乾隆《西昌县志》卷1:邛池“亦名邛海,治东南十五里”。

  • 纥升骨城

    高句骊筑,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北十七里五女山山城。是为高句丽建国初都城。《魏书·高句丽传》:“朱蒙遂至普述水,遇见三人,其一人著麻衣,一人著纳衣,一人著水藻衣,与朱蒙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高句丽

  • 临城河

    一名双河。即今安徽青阳县东之青河。为青通河支流。源出县南分流岭,北流至县城东入青通河。《明史·地理志》 青阳县: “南有临城河。”《方舆纪要》 卷27青阳县: 临城河 “在县南。《志》 云,大通河之别

  • 大板昭屯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属美诺厅。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坂村。四十四年(1779)废入抚边屯。设千总驻防。

  • 大理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1913年废。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大理路置,治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市北

  • 车坊漾

    又名镬底潭。在今江苏吴县东南车坊镇西。《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长洲县“陈湖”条引《防险说》:“陈湖旷野之区,湖西八里有镬底潭,可以控扼,亦谓之车坊漾。”明王鏊《姑苏志》卷10:车坊漾“漾比诸湖为深,故

  • 西葛镇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北西葛。《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浦县“东葛城”条下:“又有西葛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部。面积49.1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西葛各庄。人口 3200

  • 过步滩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六里章江中。《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大庾县:章江“经府东六里有过步滩。水势湍急,巨石突起,舟行至此,必首尾牵挽而下,稍一失措,必至沉溺。(明)成化十五年凿平峻阻,公私称便”。《清一统志

  • 南城山

    ①即今江西黎川县南福山。《寰宇记》卷110建昌军南城县: 南城山 “在县东南一百四 十里。旧名覆船山,天宝六年敕改名南城山”。②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即曾子葬父处。亦名曾子山。又名毓秀山。《寰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