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津县
西晋泰始四年 (268) 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东北四十二里朱里镇。南朝宋属汝阳郡。北齐废。隋开皇十二年 (592) 复置,属溱州。治所即今上蔡县。大业三年 (607) 改名上蔡县。
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河南省上蔡县东。属汝阳郡。北齐废。隋初复置,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上蔡县。
西晋泰始四年 (268) 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东北四十二里朱里镇。南朝宋属汝阳郡。北齐废。隋开皇十二年 (592) 复置,属溱州。治所即今上蔡县。大业三年 (607) 改名上蔡县。
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河南省上蔡县东。属汝阳郡。北齐废。隋初复置,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上蔡县。
又作征北府小城。东汉末公孙瓒筑。在今北京市东。《晋书·刘琨传》: 建兴三年(315), 刘琨自太原奔段匹䃅, “琨别屯故征北府小城”。即此。又 《方舆纪要》 卷11大兴县: 征北小城 “
清置,属阶州。即今甘肃舟曲县。《清一统志·阶州二》:西固堡“城周六百丈。设州同都司驻防”。1913年改置西固县。
隋大业三年 (607) 改新安县置,为睦州治。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元和志》 卷25: “以县南有雉山,因名之。” 唐文明元年 (684) 复改新安县。古县名。隋大业初以新安县改名,
在今吉林磐石县城西北四十里。1932年春,磐石县北部农民在共产党员李红光领导下,在蛤蟆河成功地举行了大暴动,建立了南满抗日游击队。是年秋,杨靖宇领导抗日斗争,将磐石、海龙等地抗日游击队进行整编,成立了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属中庆路。治所在压磨吕白村 (今云南禄丰县东北六十二里仁兴镇古城)。《元史·地理志》: “本乌蛮罗部,地险俗悍。至元十二年,因罗部立罗次州。” 二十四年降为县。民国 《
在今陕西略阳县北。《资治通鉴》:唐光启二年(886),“宋玫将张行实攻大唐峰,李鋋等击却之。金吾将军满存与邠军战,破之,复取兴州,进守万仞寨”。在今陕西省略阳县北。《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乾德二年(9
元置,即今陕西留坝县东南马道镇。元置,在今陕西省留坝县南马道镇。明改马道驿。
即今河南沈丘县(槐店镇)南五十六里刘庄店镇。明嘉靖《沈丘县志》:“刘庄集,在治(今县东南五十四里老城镇)西南十五里。”
1913年改浪穹县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方舆纪要》 卷117大理府太和县: 西洱河 “源出浪穹县罢谷山”。因洱海发源于县境而得名。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西北部。属大理白族自
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1:“松树塘水北流经沙山南入于招摩多河,合西北流五十里至沙山子庄而伏,又三十余里再出为水磨河,又北流折西酾为三大渠,又西流经镇西厅城北注于巴尔库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