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陵县

武陵县

①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属上庸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属房州。贞观十年(636) 废。

②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临沅县置,为朗州治。治所即今湖南常德市。大业初为武陵郡治。唐仍为朗州治。宋为鼎州治,后为常德府治。南宋建炎四年 (1130) 县人钟相起义于此。元为常德路治。明为常德府治。1913年改名常德县。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北。属汉中郡。东汉初废。三国魏复置,属上庸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属房州。贞观十年(636年)又废。(2)古旧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并临沅、沅南、汉寿三县置,治今湖南省常德市。为朗州治。大业初为武陵郡治。唐为朗州治。北宋为鼎州治。乾道后为常德府治。元为常德路治。明、清为常德府治。1913年裁府留县,以府名为县名,改名常德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县人钟相起义于此。


猜你喜欢

  • 九墩子滩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长江中。清光绪《巫山县志》卷7:九墩子滩“在江上游瞿唐峡内,离城七十里”。水底有巉岩乱石,每年自十月起至次年三月止,水枯石现,巨浪汹涌,号为险滩。

  • 和丰 (豐) 站

    元置。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二里。明改为和丰驿。

  • 巴和里河

    又作巴呼里河。即今黑龙江省桦南县北倭肯河支流八虎力河。源出县东北七星砬子。西流入倭肯河。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窝肯河“北受巴呼里河,河亦曰巴和里”。

  • 观化堡

    北宋置,属定边军。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宋史·地理志》:观化堡“东至逋祖岭界堠约一十五里,西至鸡觜堡约三十里”。

  • 阴平桥

    在今甘肃文县南门外白水江上。《三国志·蜀书·姜维传》:景耀六年(263),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即此。《水经·漾水注》:白水“又

  • 裕州

    ①五代梁贞明初改鼎州置,治所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辖境相当今陕西富平县东北部地。后唐改为美原县。②金泰和八年 (1208) 置,治所在方城县 (今河南方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方城、叶县、舞阳三县地

  • 泒河

    其上游即猪龙河的上游大沙河,下游即天津海河。《水经注》 称之为泒河尾。《说文》: “泒水,出雁门葰人戍夫山,东北入海。” 即此。《寰宇记》 卷62安喜县: “ 《水经注》 云: 泒水历天井泽,南水流所

  • 打冲河中前千户所

    亦名守御打冲河中前千户所、建昌中前千户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巴汝乡西南雅砻江东岸打罗村。《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打冲河守御中左千户所:打冲河,“《志》云:中左

  • 香溪

    ①又名乡溪、昭君溪。在今湖北兴山、秭归二县东。《舆地纪胜》 卷74归州兴山县引 《元和志》 云: “其城南枕江,西带山,东临香溪水。” 《寰宇记》 卷148兴山县: 香溪 “在邑界,即王昭君所游处”。

  • 雄崖千户所

    明洪武中置,属鳌山卫。治所即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一百里雄崖所。清雍正十二年 (1734)裁。明洪武中置,治今山东省即墨市东北雄崖所。属鳌山卫。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