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达穆
亦作音达穆河、音达穆毕尔罕。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北,音达木河口东岸。因濒音达木河得名。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音达木河口卡伦在“ (三姓) 城东北,松花江南岸二百十三里”。
亦作音达穆河、音达穆毕尔罕。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北,音达木河口东岸。因濒音达木河得名。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音达木河口卡伦在“ (三姓) 城东北,松花江南岸二百十三里”。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南。《旧唐书·地理志》 大寅县:“旧治斗子山,后移治斗坛口。”《舆地纪胜》卷188蓬州:斗子山“在蓬池县东北三十里。山势方平,如覆斗。……上有龙教院,有天生池,千岁再生柏,李特读书台”
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汉书·沟洫志》记载: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用赵中大夫白公建议,于郑国渠之南开凿, 自谷口(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分泾水东南流,经高陵、栎阳(今临潼县北),东至下邽(今
南朝梁普通四年 (523) 置,为梁信郡治。治所即今广东封开县。隋开皇初为封州治,十八年(598) 改名封川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南贺江口,为梁信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封
北宋置,属曲江县。在今广东曲江县境。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巩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高罗村。天宝元年 (742) 属因忠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巩州。后废。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南善岱镇。清乾隆四年 (1739) 于此置善岱协理通判。二十五年(1760) 并入萨拉齐厅。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西南部。面积71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善岱,人口
南宋度宗赵禥陵墓。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
西夏筑,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南马衔山。
即五丈河。北宋开宝六年(973)改名。西起今河南开封市,东经今兰考县北,折东北经山东定陶县至巨野县西北入梁山泊,下接济水。《宋史·河渠志》:“广济河导菏水。自开封历陈留、曹、济、郓,其广五丈, 岁漕上
在今河北蠡县东北。《汉书·王子侯表第三》:文帝四年(前176),封齐悼王子刘志为“安都侯”。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