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水帘洞

水帘洞

①在今浙江仙居县西南。《清一统志·台州府一》:水帘洞“在仙居县西南六十里披云山南。有水自山顶悬崖而下,散温若珠帘”。1962年顶建水库,惟大雨时有瀑布。

②在今山东泰安市泰山三官庙北。清孔贞瑄《泰山纪胜》称:“飞瀑从西北来,净如垂练,洞口藏帘中,水弱时隐约可见。”


(1)景点名。(1)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花果山巅、三元家庙团圆宫东侧。洞中宛如堂奥,清泉纷挂,洞口崖缝滴水,点点坠落,恰似冰晶玉球,串以成帘。洞外石壁上有水帘洞、灵泉等题刻。再上有明代“神泉普润”、“高山流水”二石勒,笔势雄浑而豪放。水帘洞在和吴承恩同时代人张朝瑞写的碑记里已有记载,《西游记》里写成孙悟空的老家。水帘洞外西侧尚有清道光帝为两江总督陶澍写的“印心石屋”真书题勒。(2)在河南省桐柏县城西5千米处。群山环抱,松柏苍翠,是桐柏山著名风景之一。水帘洞距地高约20余米,洞内雕塑猕猴一尊,猴身上有泉水流出,洒在石钵中叮咚有声。洞口被山顶倾泻而下的瀑布遮盖,犹如珠帘垂挂。沿石壁有阶梯和铁链可攀援而上,进入洞中,虽盛夏酷暑仍凉气袭人。洞下溪水旁建有小寺,寺内墙上嵌有历代文人游客书写的诗文和题记,称颂水帘洞的奇绝和幽美。(3)在湖北省西部大神农架东北、金银山附近峭壁下部。水从高约百米的壁顶下泻,落入壁脚莲池内,宽近10米,终年不断。水大时,酷似巨幅匹练,震撼群山;水小时,宛如银色薄幔,轻柔飘洒。其遮掩之洞,名之“水帘洞”。穿过水帘,即可入洞。内部宽狭不一,高低不等,忽曲忽直,时左时右,幽深秘邃;奇岩怪石,多具形象,或若雄狮烈马,或若灵猿仙鹤,琳琅满目;流水滴水,皆富回响,或若吹笙品箫,或若鼓琴击金,声声悦耳。邻近数里,有一大河拦断去路,河内之鱼,不论大小,全呈黑色,确属罕见。为神农架胜景之一。(2)集镇名。在陕西省彬县西北部、水帘河入泾河处南岸。水帘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40。村南有花果山,明嘉靖时于道旁石壁刻“花果山”、“水帘洞”字样,故名。清初已分水帘东西二堡。主产小麦、玉米、油菜籽,特产彬州梨、大晋枣。有水帘洞煤矿及木制工艺品加工业。西兰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鄂尔和楚克山

    亦作鄂尔霍楚尔山、鄂勒霍楚尔山。在今新疆额敏县东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2: 鄂尔和楚克鄂拉 “在巴尔鲁克鄂拉东北四百里,绰尔郭南,纳林和博克北”。

  • 应理州

    元初升应理县置,属宁夏路。治所即今宁夏中卫县。明洪武三年(1370)废。元升应理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属宁夏路。辖境约当今中卫市和中宁县部分地区。明洪武初废。

  • 大吕亭

    在今河南新蔡县南。《续汉书·郡国志》 新蔡县:“有大吕亭。”注引《地道记》曰:“故吕侯国。”《水经·汝水注》:汝水“又东为青陂,陂东对大吕亭。……西南有小吕亭,故此称大也”。

  • 常道城

    又名苌道城。即今河北廊坊市旧州乡西北五里北常道村。《三国志· 魏书 · 三少帝纪》: 甘露三年 (258),陈留王奂 “封安次县常道乡公”。即此。即“常道乡”。

  • 南康州

    唐贞观元年 (627) 置,治所在端溪县(今广东德庆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德庆、郁南、云浮等市县地。贞观十一年 (637) 废。唐贞观元年(627年)置,治端溪县(今广东德庆县)。十一年废。

  • 上甸关

    在今云南永平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永昌府》:上甸关“明初,置上甸定夷关巡司。后省”。

  • 水藤堡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北水藤村。明万历《广东通志》卷16:顺德县有“水藤墟”。

  • 丹川城

    在今云南曲靖市附近。《晋书·成帝纪》:太康六年(285),“李寿陷丹川,守将孟彦、刘齐、李秋皆死之”。即此。

  • 阳逻镇

    北宋置,属黄冈县。即今湖北新洲县西南六十二里阳逻镇。《方舆纪要》卷76黄冈县:阳逻镇“相传三国时,先主约孙权拒操,旦夕使人于此逻吴兵之至。因名”。明、清置巡司及驿于此。清又增设把总驻防。

  • 峦城

    即赤城。在今陕西华县西。《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径峦都城北,故蕃邑,殷契之所居。《世本》 曰: 契居蕃。阚骃曰: 蕃在郑西。然则今峦城是矣,俗名之赤城。”又作赤城。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北。北魏时属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