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山
又称太白山。俗称卧牛山。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五十里。海拔92米。南面有洞,洞口右侧石壁有北齐时摩崖石刻,五十二字,字径20厘米。山上原有北齐文殊般若经碑,碑高2米,宽0.68米,厚0.14米。碑额左右分别题“文殊”、“般若”二字,中间雕一大佛,两旁侍者各一。碑文为佛经,隶书近楷,书法浑厚古朴,遒劲有力,是研究中国书法演变及佛经发展的重要珍品。
又称太白山。俗称卧牛山。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五十里。海拔92米。南面有洞,洞口右侧石壁有北齐时摩崖石刻,五十二字,字径20厘米。山上原有北齐文殊般若经碑,碑高2米,宽0.68米,厚0.14米。碑额左右分别题“文殊”、“般若”二字,中间雕一大佛,两旁侍者各一。碑文为佛经,隶书近楷,书法浑厚古朴,遒劲有力,是研究中国书法演变及佛经发展的重要珍品。
即今广西容县南灵山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容县图:南有灵山墟。
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煎茶镇。清同治《仁寿县志》 卷1: 东北顺河乡二甲有煎茶溪场。
即西汉水。在今甘肃省南部。《明一统志》卷34汉中府: “犀牛江在略阳县西北 一百二十里,自阶州东流入嘉陵江。” 清康熙 《巩昌府志》 卷5: 漾水 “源出嶓, 流至礼县
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孟陵县置,属苍梧县。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北桂江东岸。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西北、桂江东岸。北宋属苍梧县。
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后汉书· 刘玄传》: 王莽末,新市人王匡、王凤等义军 “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思明州置,属太平府。治所即今广西宁明县。1912年改为宁明县。清雍正十年(1732年)以思明州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明江。属太平府。乾隆元年(1736年)移治今宁明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亦作枚回洲。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长江中。《水经· 江水注》:江陵 “县江有洲,号曰枚回洲,江水自此两分而为南、北江也”。《晋书· 桓玄传》: 东晋元兴三年(404) 桓玄兵败,自江陵乘舟,
又称筠岭县。1933年7月江西革命根据地由会昌县南部和寻邬县北部析置,治所在筠门岭圩(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1934年5月废。
唐天宝元年 (742) 改万安县置,属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五十里罗江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51: 罗江县 “左水自安县来,右水自绵州来,合于县之东北,蹙成罗纹”,故名。乾元初属绵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