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镇
①隋置,属蒲台县。即今山东利津县治。金明昌三年(1192)于此置利津县。
②北宋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
①隋置,属蒲台县。即今山东利津县治。金明昌三年(1192)于此置利津县。
②北宋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八十里。《晋书·荀羡传》:东晋永和中,羡“北镇淮阴,屯田于东阳之石鳖”。即此。北齐置石鳖县。在今江苏省宝应县西。三国魏邓艾筑以屯田。《晋书·荀羨传》:羨北镇淮阴,屯田于东阳之石鳖;《南
亦作沙平寨、沙坪寨。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 (沙坪镇)。《方舆纪要》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 砂坪寨 “在所东南,接峨眉、犍为之界,苗寨也……明嘉靖末,木瓜番作乱,出砂坪,嘉定、峨眉、犍为皆震扰”。即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曹江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县治北十八里曹江墟。”
北宋置,为羁縻州,属黔州。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后讹为和宏州。元改为镇宁州。北宋置,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属成都府路。辖境约相当今格凸河以西,打帮河以东一带。南宋因之
一名亚谷河。即今甘肃正宁县四郎河。源出子午岭,西南流至陕西彬县入泾河。《元和志》 卷3真宁县: 隋置罗川县,“因县南罗 (川) 水为名”。
北宋崇宁五年(1106)改格州置,治所在乐古县(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西)。政和初废。
即弱水。《说文》 作 “溺水”。
隋开皇五年(585)改在肆州置,治所在广武县(十八年改雁门县,即今山西代县)。大业三年(607)改为雁门郡。唐武德元年(618)复置代州。天宝初又改雁门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代州。辖境相当今山西代
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淮阳县置,为睢南郡治。治所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北齐天保七年 (556) 废。古县名。东魏武定中以淮阳县改名,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符离集东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年
即汜洲。在今湖南汉寿县西北。宋本《寰宇记》卷118武陵县汎洲:“《水经注》云,汎洲者,沅水东历龙阳县之汎洲,故有此名。又按《襄阳记》云,李衡字叔平,于武陵龙阳县之汎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终语其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