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寨
①北宋置,属石楼县。故址在今山西石楼县西六十五里黄河东岸枣庄子村北。金改为永宁关。
②元改水澳寨置,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永宁。明洪武二十年(1387)改置永宁卫。
北宋置,在今山西省石楼县西北、黄河东岸。属隰州石楼县。
①北宋置,属石楼县。故址在今山西石楼县西六十五里黄河东岸枣庄子村北。金改为永宁关。
②元改水澳寨置,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永宁。明洪武二十年(1387)改置永宁卫。
北宋置,在今山西省石楼县西北、黄河东岸。属隰州石楼县。
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亮躬耕陇亩,好为 ‘梁父吟’。” 裴注引 《汉晋春秋》 曰: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水经·沔水注》: “沔水又东径
明作巴朗。又称白浪木、巴朗宗、巴浪宗、巴纳木宗。即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巴浪”为两姓名。传说13世纪著名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敦炯二人曾在此处一起念经,后以二人姓名首字为当地地名。清《
又名化南镇。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 化南镇“在福清县东南六十里,地名前薛。有民城,明嘉靖中筑以御倭”。
又名公陂墟。即今江西乐安县东北六十五里公溪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抚州府乐安县:东北有“公陂墟”。
春秋、战国时郑国之都。即今河南新郑市。《左传》: 隐公十一年 (前712),郑庄公曰,“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汉书·地理志》 河南郡新郑: “ 《诗》 郑国,郑桓公之子武公所国,后为韩所灭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2翁源县:羊径在“县(治今翁城镇)北七十五里。两崖对峙, 岑水中流,石径二十余里,险峭曲折,不亚羊肠。《旧志》:岭南每深山穷谷, 中通一路,即谓之径。县境万山环合
明代西藏地名。元代宣政院在乌思藏置十三万户,于乌思地区 (前藏) 置六万户中伯木古鲁万户最强,元末逐渐取代萨迦地方政权。明沿元制,洪武八年 (1375) 诏置帕木竹巴万户府,永乐四年(1406) 晋封
在今山东文登市西。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昆嵛县治此。
古代中国对古印度的交通道路。唐道宣《释伽方志》卷下:“后燕建兴末,沙门昙猛者从大秦路入达王舍城,及返之日,从陀历道而还东夏。”陀历国(故地在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上游达迪斯坦附近),为南北交通重要山道所经,
清置,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元置大坝军民府, 明置太平长官司于此。《清一统志·叙永厅》:大坝营“在厅西六十里。有城,周三里有奇。明置太平长官司。本朝设都司驻防,嘉庆二十四年改设守备”。道光三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