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土司
明弘治五年(1492)置,属庆远府。有正副两长官习:正长官司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北板岭乡永顺村;副长官司在今宜州市东北后甫。1928年废。
明弘治五年(1492年)分广西宜州置。有正副长官司:正长官司在宜山西南,长官邓姓;副长官司在宜山东北,长官彭姓。属庆远府。1928年废入宜山县。
明弘治五年(1492)置,属庆远府。有正副两长官习:正长官司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北板岭乡永顺村;副长官司在今宜州市东北后甫。1928年废。
明弘治五年(1492年)分广西宜州置。有正副长官司:正长官司在宜山西南,长官邓姓;副长官司在宜山东北,长官彭姓。属庆远府。1928年废入宜山县。
①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原附牧于杜尔伯特部,牧地在额尔齐斯河沿岸。土尔扈特部西徙后,辉特部即据有土尔扈特牧地 (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之地)。②青海额鲁特之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南岸。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地区名。从南北朝至唐代,爨部有东西爨之分。依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东爨范围约当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宣威市及其以北的滇东北和贵州西北部。古地区名。南朝时爨部分东西二境,即指东西二爨。唐时
北齐时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宫内。《北史·齐后主纪》 载: “乃更增益宫苑,造偃武、修文台。其嫔嫱诸院中,起镜殿、宝殿、玳瑁殿,丹青雕刻,妙绝当时。”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寰宇记》 卷25长安县: 雁鹜陂,“地方六顷,承昆明池下流,在镐池北。沈约诗曰: 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久废。
即多云县。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寰宇记》卷168作“多灵县”。
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之乌拉山。《明史·鞑靼传》: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复为脱脱不花所袭,妻子死,孳畜略尽,独与其子失捏于等徙居母纳山、察罕脑剌等处”。
明弘治七年 (1494) 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辖境相当今贵州都匀、凯里二市及麻江、平塘、独山三县和三都水族自治县地。1913年废。明弘治七年(1494年)置,治都匀卫(今贵州都匀市)
即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清宣统 《广东舆地图说》 卷1: 清远县有官庄墟汛。
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河桥镇。《汉书·赵充国传》: 昭帝时,“ (义渠) 安国以骑都尉将骑三千屯备羌,至浩亹,为虏所击”。《后汉书,马援传》: 李贤注: “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间
即今云南砚山县。清代以原维摩地置,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壮语“江”为中间,“那”为田,意即田坝中间的地方。后属文山县。1933年置砚山设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