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宗山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西藏爱国军民为抗击英国侵略军,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围墙以石块筑成,高5—8米,宽4米。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西藏军民誓死抵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后弹尽援绝,与攻上宗山的英军展开肉搏,跳崖牺牲。炮台和宗山遗址至今尚存。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城宗山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藏爱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遗址。宗,藏语意为“城堡”,原为西藏县一级行政单位。江孜宗山地势高峻,为抵御英军,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围墙以石块筑成,高5~8米,宽4米。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西藏军民誓死抵抗,重创侵略者。后弹尽援绝,与攻上宗山的英军肉搏,跳崖牺牲。炮台和宗山遗址至今尚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猜你喜欢

  • 驳马部

    在今俄罗斯安加拉河下游及叶尼塞河中下游一带。《新唐书·回鹘传·駮马》:“駮马者,或曰弊剌, 曰遏罗支, 直突厥之北, 距京师万四千里。……北极于海,虽畜马而不乘,资湩酪以食。好与结骨战, 人貌多似结骨

  • 阳南县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由阳城县南部析置,治东观腰(今山西阳城县南)。1945年4月撤销,与阳北县合并,复置阳城县。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阳城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名。治今阳城县东

  • 乌舞岩

    即今浙江东阳市南三联乡青岩背。《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乌舞岩在“县南七十里。高五百丈。上宽平,可容千人。唐末置寨于此,以拒黄巢”。

  • 密水

    ①一名高密河。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百尺河。《汉书·地理志》 胶东国下密县注: “应劭曰: ‘密水出高密。’”自诸城市流经高密市西入胶莱河。②在今山东蓬莱市南。《明史·地理志》 蓬莱县: “南有密神山,密

  • 徐镇堡

    清置镇,并设千总驻防,属开州。即今河南濮阳县东南五十七里徐镇。

  • 丹谷

    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水经·沁水注》:“丹水又东南流注于丹谷。”《魏书·孝庄纪》:北魏永安三年(530),“(源)子恭仍镇太行丹谷”。其后,“尔朱兆寇丹谷,……源子恭奔退”。均此。在今山西省晋城市东南

  • 拉木卒西木卒池

    即今西藏吉隆县东南之佩枯错。《清一统志 ·西藏》 载: 拉木卒西木卒池 “在阿里宗城东北一百二十里。池广二百二十里,其形南北长。南受四水,北受一水”。

  • 东桃嶂

    在今广东东源县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路河源县:东桃嶂“在县北百里。孤峰高耸”。

  • 良成县

    东汉改良成侯国置,属下邳国。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西南沂水东。西晋改为良城县。古县名。本春秋吴良邑,西汉置良成县。始元五年(前82年)封鲁安王子文德为良成侯,置侯国。东汉复改良成侯国置县,治今江苏省邳州市

  • 文侯乡

    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北。《清一统志·怀庆府》:文侯乡“在阳武县西北二十五里。汉丞相张苍故里”。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北。西汉丞相张苍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