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置,属海陵监。在今江苏海安县东六十八里旧场乡。清雍正年间,因海潮泛滥,盐场迁今角斜镇。有盐大使驻此。
北齐置,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二十五里武平村。《元和志》 卷12正平县: 武平故关 “在县西三十里,高齐时置,周平齐,废”。北齐置,在今山西省新绛县西。北周平齐废。
一作剅津关。隋义宁元年 (617) 置,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三十八里老城西北。唐贞观元年(627) 废。隋末置,在今河南省灵宝市旧灵宝西北。唐贞观初废。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1泗州:归仁集堤“在州西北五十里,接宿迁东界。其北有白鹿、邸家等湖,其南有祖陵南之陡湖及沙湖。黄河泛涨,倒灌小河诸口,并挟湖水冲射祖陵及泗州城,故筑堤以捍之。近卫泗
即今四川荣县西越溪河支流杨家河。《元和志》卷33旭川县:“大牢溪出县北铁山下,南流经县北。”大牢县以此名。《寰宇记》卷85应灵县:“大牢溪水一名赖溪。”清陈登龙《蜀水考》卷2:“大牢溪源出荣县北铁山,
即太行山。在今山西东部与河北接界处。《淮南子·汜论训》:“武王欲筑宫于五行之山。”东汉高诱注:“五行山,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县北上党关也。”
①西晋太康五年 (284) 以南安县改置,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一里,后迁今南康县。隋开皇九年 (589) 与赣县互易地名,改为赣县。大业初复名南康县。唐属虔州。北宋淳化元年 (990) 分
商代方国。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镇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年》: “晏子对曰: 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 杜预注: “逢伯陵,殷诸侯,姜姓。”古国名。商代方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北。《左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吉尔嘎朗镇。清为科尔沁左翼后旗驻地。1954年科尔沁左翼后旗迁今治甘旗卡镇。
在今越南莱州省黑河以北的勐蚌。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雍正四年 (1726) 设掌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