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卫
①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抚顺等市地。天启元年(1621)地入后金废。
②明永乐七年(1409)置,寄治在长治县(今山西长治市)。后废。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说三十一年)改沈阳路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天启元年(1621年)地入后金,后废。
①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抚顺等市地。天启元年(1621)地入后金废。
②明永乐七年(1409)置,寄治在长治县(今山西长治市)。后废。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说三十一年)改沈阳路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天启元年(1621年)地入后金,后废。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蚂蜒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址不详。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黑龙江省蚂蚁河流域。后废。
海中之十洲。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稀绝处。”亦说指仙境。唐卢照邻《赠李荣道士》诗
①古地区名。五代梁初刘仁恭据卢龙,在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置山后八军以防御契丹。至石敬瑭割幽、蓟十六州于契丹后,才有山后四州的名目。北宋末年所称山后,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后、代北失地的全
即今青海共和县东北倒淌河。《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 “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
隋开皇六年(586)析白马县置,属汴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金废。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析白马县南境置,治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因地处韦氏之国,故名韦城。属汴州,后历属杞
在今云南凤庆县南四十三里。《明一统志》卷87顺宁府:把边山“中有把边关”。《清一统志·顺宁府》:把边山“两山对峙,一径中通,扼塞险隘之地”。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深利县(今云南永仁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县和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贞观十一年(637)改微州。
三国魏改合乡县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西晋复为合乡县。古县名。三国魏改合乡县置,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属东海国。西晋复为合乡县。
古浮桥名。亦作朱雀桁、朱雀桥,又称南桁、南航、大舫。为东晋南朝建康淮水浮桥之一。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南镇淮桥附近秦淮河上。三国吴称南津桥。东晋咸康二年(336)重建后改名。因在朱雀门下,故名。又因在都
指今吉林、黑龙江两省间之张广才岭。《清一统志·吉林一》:小白山“在宁古塔城西北四百里。清高士奇《扈从录》:小白山,岩岫嵚巇,冰雪夏积”。民国徐曦《东三省政略》卷3:小白山山脉“此山脉自长白山正脉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