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内

河内

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史记·魏世家》 《正义》: “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 又云: “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卫州,折东北入海,曲绕冀州,故言河内云也。” 《周礼·职方》: “河内曰冀州。” 《史记·河渠书》: “西门豹到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皆此。或专以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为河内。《史记·晋世家》: “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 《正义》: “河内谓怀州。”


古地区名。(1)春秋、战国时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为河外。《史记·魏世家》:“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又云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卫州,折东北入海,曲绕冀州。故言河内云也。”《周礼·职方》有“河内曰冀州”之句。皆即此。(2)专指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为河内。《史记·晋世家》:“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史记·河渠书》:“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又《史记·项羽本纪》:“司马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皆即此。


猜你喜欢

  • 分盐所

    即今湖北监利县东北四十八里分盐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 西村市

    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四十里西村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宜春县西有西村。民国《宜春县志》卷11:西村市“物产繁滋,户口稠密,为西部贸易中心”。

  • 阌山

    一作閺山。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 《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 阌山 “在阌乡县西南六十里。县以是得名”。

  • 干海子

    ①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明置土巡检司于此。②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干海子在“(宁谷长官)司东南四十里。水泛成湖,波面甚阔。《志》云,云南值旱,此水必泛溢,境内常丰;云南雨潦,此

  • 阗颜山

    亦作窴颜山。即今蒙古国哈努伊河与胡努伊河间之巴彦鲁集克山脉。《史记·匈奴列传》: 西汉元狩四年 (前119),卫青、霍去病分兵击匈奴,“北至阗颜山赵信城而还”。

  • 斡欢河

    即斡儿寒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元史·土土哈传》: 至元十四年 (1277),讨脱脱木叛乱,“追脱脱木等至秃兀剌河,三宿而后返。寻复败之于斡欢河”。

  • 长垭寨

    即今四川平昌县南长垭乡。民国《巴中县志》第一编:东南“长垭场,二百二十里”。

  • 大同左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大同县(今山西大同市)。建文四年(1402)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七年(1409)徙治镇朔卫城(今山西左云县)。正统十四年(1449)移云川卫

  • 蒿坝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南十四里蒿坝乡。《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 蒿坝在 “府东南八十里。以近蒿山而名。为台、绍二府必经之道”。

  • 绿铜隘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与文成县交界处。《方舆纪要》 卷94景宁县: 绿铜隘在 “县东五十里,与青田八都相接。正统间,黄坛盗起,守此拒之,寇不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