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间国

河间国

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改河间郡置,治所在乐成县 (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辖境相当今河北献县及泊头市等地。东汉初并入信都国,永元二年 (90) 复置。辖境扩大,相当今河北雄县及大清河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肃宁以东,交河、阜城以北地区。三国魏改为郡,西晋复为国,北魏又改为郡。


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年)改河间郡置。治乐城县(今河北献县东南)。十五年国除,分河间、广川、勃海三郡。景帝二年(前155年)复改河间郡为国。建昭元年(前38年)改郡,建始元年(前32年)复为国。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并入信都国,永元二年(90年)复置国。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雄县及大清河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肃宁以东,泊头、阜城以北地。三国魏初改为郡,西晋复为国。北魏初又改河间郡。


猜你喜欢

  • 奇迈山

    在今福建龙岩市南。《方舆纪要》 卷99龙岩县: 奇迈山 “在县南二十里。一名九峰岐,嵯峨拱峙,森如列戟”。

  • 慈口

    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北慈口乡。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兴国州: “慈口市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

  • 军山湖

    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四十里。《清一统志·南昌府一》:军山湖“延袤五十余里。《县志》,县境之水, 日月、军山二湖为最大, 而总入于鄱湖”。在江西省中北部进贤县境。原系鄱阳湖南部一大湖汊,1958年筑堤建闸

  • 景东州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降景东府置,属楚雄府。治所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十七年(1384) 升为景东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景东府改置,治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属楚雄府。辖境同景东府。

  • 赤儿山

    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明史·地理志》 东胜卫:“北有赤儿山。西有黄河。”

  • 鸾川亭

    在今河南栾川县东,伊水南岸。《水经·伊水注》: “伊水自熊耳东北,径鸾川亭北。葌女水出葌山,北流,际其城东,而北入伊水,世人谓伊水为鸾水,葌水为交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

  • 番和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为农都尉治。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俗称白虎城)。西晋改名番禾县。隋开皇三年 (583) 复置番和县,属凉州。大业初属武威郡。唐武德二年 (619)又改名番禾

  • 吴宁溪水

    即东阳江。兰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市南。《水经·渐江水注》:吴宁溪水“出吴宁县,下径乌伤县入谷”。

  • 东界山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舆地纪胜》卷35建昌军:东界山“在南城县东二十里。元祐癸酉冬,甘露降于山岭,松柏受之,霑凝数十里,逾月而释。太守王旉创亭其上,曰神液”。

  • 烈洲

    又名栗洲、溧洲、冽洲。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烈山下。原在大江中,为六朝都城之江津要地。《寰宇记》 卷90升州江宁县: “烈洲在县西南八十里,周回六十里。《舆地志》: 吴旧津所,内有小水堪泊船,商客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