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县
1913年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1986年改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旧县名。1913年以沿河土司辖地设置,治今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镇。1986年撤销,改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1913年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1986年改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旧县名。1913年以沿河土司辖地设置,治今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镇。1986年撤销,改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铜仁市。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铜仁长官司。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刚察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前左翼头旗: “牧地在大通河南岸。东至阿木达赖台,南至固尔班塔拉之北沙克图,西至齐擦擦呢布楚勒,北至巴颜布拉克。”
1922年析五常、同宾二县地置,属吉林滨江道。治所在乌吉密(今黑龙江省尚志市)。1927年改为珠河县。1922年由五常、同宾二县析置,治乌吉密河(今黑龙江尚志市尚志镇)。1927年升县,并改名珠河县。
又名硕项湖或硕濩湖。今江苏涟水、沭阳、灌南等县间。《元史·董搏霄传》:至正十四年(1354),“搏霄招善水战者五百人,与贼战安东之大湖,大败之,遂复安东”。即此湖。早已成陆。(1)古湖名。又称灌湖、硕
西汉高帝置,治所在清阳县 (今河北清河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桓帝时改为清河国,移治甘陵县(今山东临清市东北)。三国魏复为清河
在今贵州六枝特区北。《清一统志·安顺府》:谷陇河“在府城西北西堡司治前。西北流五十里,下流合于乌江”。
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河。《方舆纪要》 卷50光山县: 泊陂河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商城县之五水关河流合焉,下流亦注于淮河”。
南朝齐建。即今江苏常熟市北四里兴福寺。唐常建有 《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即“兴福寺”。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分京东路西部置,治所在兖州 (今山东兖州市),后移治应天府(宋景德时升宋州为府,在今河南商丘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安、平阴、阳谷及河南范县以南,山东东明、河南宁陵、柘城以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云南都司,后改属四川行都司。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东。万历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