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
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清一统志·顺天府》 载: 法海寺 “在宛平县西四十里。旧名龙泉寺,明正统四年改建”。据寺内保存的 “法海禅寺碑” 记载,该寺于明正统四年 (1439)动工兴建,正统八年完工。原建筑有大雄宝殿、四大天王殿、护法金刚殿、伽蓝殿、祖师堂、钟鼓楼等。1949年前部分建筑已被毁,仅存山门和大雄宝殿。现存大雄宝殿较完整,殿内有九幅壁画均为明代原物。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建,在今河南省新密市西。宋张哲有《法海寺石塔记》。
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清一统志·顺天府》 载: 法海寺 “在宛平县西四十里。旧名龙泉寺,明正统四年改建”。据寺内保存的 “法海禅寺碑” 记载,该寺于明正统四年 (1439)动工兴建,正统八年完工。原建筑有大雄宝殿、四大天王殿、护法金刚殿、伽蓝殿、祖师堂、钟鼓楼等。1949年前部分建筑已被毁,仅存山门和大雄宝殿。现存大雄宝殿较完整,殿内有九幅壁画均为明代原物。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建,在今河南省新密市西。宋张哲有《法海寺石塔记》。
五代方镇名。吴置,治所在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吴置,治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南唐沿置。北宋初废。
北宋崇宁三年(1104)以林金城改名,属西宁州。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四十里。后废。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以林金城改名,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属西宁州。后废。
十六国后凉国主吕纂的陵墓。在后凉国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域内。《晋书·吕纂载记》:“纂在位三年,以元兴元年(按,实际上应为此前一年的隆安五年,即公元401年)死, 伪谥纂灵皇帝,墓号白石陵。”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皮山县西九十里。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水经·江水注》:“江水自彭城矶东径如山北。”
即古参合陂。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南。
即拂云堆神祠。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敖陶窑子古城。《元和志》 卷4: “先是 (唐) 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景云二年 (711)
从辽宁大连西北周水子,经长岭子至旅顺。全长50.8公里。为南满铁路支线。清光绪二十九至三十三年 (1903—1907) 由俄、日先后修筑。
①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初治乘乡(亦作绳乡,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后徙治梓潼县(今四川梓潼县)。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以南,四川旺苍、剑阁、蓬溪以西,潼南、遂宁、新都以北,什邡、北川以东地区
在今湖北崇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76崇阳县: 雨山 “在县东四十里。山最高,跨通山县界。有五峰笋立。一名乳山”。区片名。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南部。范围包括雨山湖西南、宁芜铁路东南、雨山路北。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