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隆宗
又作洛龙宗、罗隆宗。治所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康沙。清乾隆 《西藏志·疆圉》: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洛隆”,藏语意为南谷。1960年与硕般多宗合并设洛隆县,后迁驻孜托。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孜托。1960年与硕板多宗合并,改置洛隆县。
又作洛龙宗、罗隆宗。治所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康沙。清乾隆 《西藏志·疆圉》: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洛隆”,藏语意为南谷。1960年与硕般多宗合并设洛隆县,后迁驻孜托。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孜托。1960年与硕板多宗合并,改置洛隆县。
即今江苏铜山县西四十里郝寨站。古为彭城、萧县二县交界地。北魏析置龙城县于此。
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五里。《水经·易水注》:故安县有小金台,“台北有兰马台,并悉高数丈,秀峙相对。翼台左右,水流径通,长庑广宇,周旋被浦,栋堵咸沦,柱础尚存,是其基构可得而寻。访诸耆旧,咸言:昭王礼宾,
①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33汶上县: “采山在汶上县东北三十五里。与县北三十里坦山相接,皆出沙金。”②在今云南个旧市北。两汉称采山。《汉书·地理志》 贲古县: “北,采山出锡。”
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改石岛特区置,治石岛镇(今山东荣成市南石岛)。1950年5月撤销,并入荣成县。旧市名。山东解放区设。1948年由石岛特区改置。治今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1950年撤销,并入荣成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贝丘县置,为淄州治。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明洪武九年(1376) 省入淄川州,十二年 (1379) 废州为县,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5年属淄青道。19
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圃镇。清同治 《韶州府志》 卷11乐昌县: 罗渡巡司属有塘村墟。
又名喇木契、巴汉招寺。即今西藏拉萨市中心小昭寺,南距大昭寺半里许。相传为公元7世纪中时,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工匠建造。原建筑与内地寺庙相同,后几经焚毁修建,已面目全非。因公主悲思唐朝,故庙门东向。寺中
在今上海市旧城区西北十里,吴淞江滨。因地处当时吴淞江下游南北往来的重要渡口芦子渡旁,故名。宋以后被附会为沪渎垒。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绥芬河下游东岸双城子南。清属宁古塔副都统。清曹廷杰 《西伯利东偏纪要》: “虾蟆塘在双城子东南八十三里强,即俄里三十七里。东南距海参崴俄里五十九里。其处为绥芬河入海门户,扼海参崴陆
在今浙江海宁市。《方舆纪要》 卷90海宁县: 洛塘河,“新江塘河之支流,东入硖石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