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里山
一名秦履山。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中。《舆地纪胜》 卷6常州: 津里山 “在太湖中,晋陵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四番志》 作秦履山,云始皇常登此。今山中有祥符寺,重湖叠嶂之间,颇为幽绝”。《清一统志·常州府一》: 津里山,“唐邵偃记曰: 山连马迹、夫椒,峰峦回合,波影映带,实有奇观”。
一名秦履山。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中。《舆地纪胜》 卷6常州: 津里山 “在太湖中,晋陵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四番志》 作秦履山,云始皇常登此。今山中有祥符寺,重湖叠嶂之间,颇为幽绝”。《清一统志·常州府一》: 津里山,“唐邵偃记曰: 山连马迹、夫椒,峰峦回合,波影映带,实有奇观”。
一名天淮水。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南。方言谓淮为围。其地原名高洋,田滨海,苦咸卤,唐太和三年(829),刺史赵棨凿渠环之,疏三十六涵,纳筍、浯等水入渠,以灌田凡百八十顷,后人思之,故以其望为名。《舆地纪胜》
即今江西安远县西北七十里板石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古镇名。在今江西省安远县西北。清属赣州府。有巡检司驻防。(2)今镇名。(1)在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北部。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罗江。《新唐书·地理志》 禺州扶莱县:“以扶莱水名之。”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平乐府。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铺门镇。宣统元年(1909) 徙治今贺县东南信都镇。1912年改为信都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分广西贺县、怀集县及广东开建县地置
1938年威海卫行政被日军侵占后,改设威海卫特别区。治所即今山东威海市。后废。
一名天岳山。在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境,东北一西南走向。主峰幕阜山海拔1596米,位于湖南平江县东北境。《寰宇记》 卷106洪州分宁县: 幕阜山 “在县西二百九十里,高一千余丈,周回一百二十里。按,
一名郑公渡。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阳岐。《清一统志·福州府二》:阳崎渡“在侯官县西南。波流最险。元郑潜造舟济之,有石刻曰郑公渡”。
或作旴水。即今江西临川市之抚河及南城县南之旴水。《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南城县: “盱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汉。” 《水经·赣水注》: “旴水出南城县,西北流径南昌县南,西注赣水。”
在今北京城西南二十五里。西汉为阴乡县治。《旧唐书·窦建德传》: 唐武德三年 (620),“遣士兴进围幽州,攻之不克,退军于笼火城,为 (罗)艺所袭,士兴大溃”。又 《方舆纪要》 卷11顺天府:“汉置阴
①西汉高帝七年 (前200) 封杜得臣为棘阳侯,元朔五年 (前124) 改为县。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棘阳县注: 应劭曰,“在棘水之阳”。故名。西晋属义阳郡。南朝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