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洱源县

洱源县

1913年改浪穹县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方舆纪要》 卷117大理府太和县: 西洱河 “源出浪穹县罢谷山”。因洱海发源于县境而得名。1929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西北部。属大理白族自治州。面积 2960 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8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玉湖镇。唐麟德元年(664年)始设治,置浪穹州、邓备州。南诏为矣和赕、邓川赕。宋大理为宁北赕、邓赕、凤羽郡。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为浪穹县、邓川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凤羽县,治今县南凤羽。属邓川州,后省入浪穹县。清因之。1913年浪穹县更名洱源县,意即“洱海之源”。邓川州改设邓川县。1950年后洱源县、邓川县同属大理专区。1956年起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61年邓川县并入洱源县。洱源县并入剑川县,1962年复置。地处横断山地北段。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玉米、蚕豆、油菜籽、烤烟为主,并产核桃、茶叶、花卉、药材等。梅子产量居全省第一。为全国饲养乳牛基地县之一。产淡水鱼。工业有乳制品、果品、水泥、制盐、采煤、印刷、农机修造等。特产乳扇、酥油、炖梅、雕梅、弓鱼、天生黄。滇藏公路、平甸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邓赕诏古城遗址、标楞寺古刹遗址、佛光寨古战场遗址、段信苴宝摩岩碑、茈碧湖、鸟吊山自然景观、地下溶洞清源洞、西湖水乡风光等。


猜你喜欢

  • 大沽口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入海口南岸。《清一统志·天津府二》:“大沽口,众水由此入海,即《通典》所云三会海口。”为海防要地,清于此设海口营。《畿辅通志》卷93:“大沽海口宽一百五十丈,水深一丈五尺……河口有五

  • 万松县

    北宋政和四年(1114)置,为兑州治。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废。古县名。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东南。为兑州治。宣和三年(1121年)废为靖远寨。

  • 格奴坂

    在今甘肃清水县境内。《晋书·苻登载记》: 东晋太元十四年 (389),后秦姚苌 “遣其将军王破虏掠地秦州,杨定及破虏战于清水之格奴坂,大败之”。在今甘肃省清水县境内。东晋太元年间,前秦将领杨定击败后秦

  • 真河千户所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逊克县西南沾河中下游。后废。

  • 带水

    ①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北。《寰宇记》 卷121播州带水县: 带水 “源出故县西大山东,流经县城北,又东流至废胡刀县界注胡江水”。②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载宁江。《汉书·地理志》乐浪郡含资县: “带水西至带方入海

  • 永业县

    隋开皇十年(590)改永业郡置,属建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筋竹镇。后废。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大业三年(607)属永熙郡。唐武德五年(622)改为安义县。至德中复为永业县,属义州。北宋初废入岑溪

  • 湾溪堡

    ①在今湖南吉首市南。清同治 《乾州厅志》: “湾溪汛石城,嘉庆二年筑。”②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 “鸦剌关” 条下: “又湾溪堡,在县 (治今锦和镇) 西南。宣德六年,镇

  • 高标山

    今四川乐山市城内之老霄顶。《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 高标山 “一名高望山。古备城库之基,即今万景山。府之主山,巍然高峙,万象在前,烟朝月夕,其景无尽”。北宋宣和中建万景楼于上。

  • 萨州

    亦作薛州。唐仪凤二年 (677) 置,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下罗苗族乡 (老堡场)。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西南地。先天二年 (713) 降为羁縻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黄池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

  • 大桥镇

    ①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南大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江都县:“大桥镇在城东六十里。”②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大桥镇村。《清一统志·海门厅》:通济桥“在大桥镇”。③在今江西弋阳县西北。《清一统志·广信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