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济南市

济南市

1929年由历城县析置,为山东省会。治所即今山东济南市。


简称济,别称泉城。在山东省中西部。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8177.2 平方千米(市辖区3257.9平方千米)。人口582.6万(市辖区334.8万)。辖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历城、长清6区和平阴、济阳、商河3县,代管章丘1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战国名历下,属齐国。秦置历城县,属济北郡。西晋永嘉末,移济南郡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于历城侨置冀州。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改为齐州。隋大业二年(606年)改齐州为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齐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临淄郡,五年(746年)复名齐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齐州。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济南府。元为中书省济南路。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为济南府,为山东布政使司治所。清因之。1913年废府改道,为岱北道(1914年改名济南道)治。1928年废道,直属于山东省。1929年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其四郊置济南市。市、县人民政府同驻济南城(1937年县治迁城东王舍人庄)。1948年置济南特别市(后改济南市)。1958年泰安专区撤销,所属泰安市及莱芜、新泰、宁阳、历城、章丘、长清6县划入。1960年撤销长清县,地入历城、肥城、平阴诸县;同年析新泰县部分地置新汶市。1961年原辖县、市,除历城县外,均划属泰安专区。1978年章丘、长清二县划入。1985年平阴县划入。1987年撤销历城县,改置历城区。1989年济阳、商河二县划入。1992年章丘县改市。2001年长清县改置长清区。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黄泛冲积平原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二个水系。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市郊农产有小麦、玉米、谷子、稻、甘薯、大豆、花生、蔬菜等。矿产有煤、铁、钾、硬质黏土、石灰石、花岗石等。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食品、建材、造纸等。京沪、胶济、邯济三铁路干线在此交会,是全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104、220、308、309国道经此,为济青、济德高速公路及济临、济微等公路起点。济南国际机场可同国内外许多城市通航。有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多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为济南市区的三大名胜。有著名的“七十二”名泉,并有“泉城”美称。还有万竹园、植物园、动物园、环城公园等众多公园。古迹有千佛崖造像、四门塔、九顶塔等。纪念地有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辛亥革命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昆都伦站

    清康熙征准噶尔噶尔丹时置,为归化城至喀尔喀境推河驿站之一。在今内蒙古武川县南大青山乡 (乌兰不浪)。民国张鼎彝 《绥乘》 卷7: “汉站由归化城起,北七十里至昆都伦站。”

  • 浩齐特部

    亦作蒿齐忒、好齐特、好陈察罕儿。明、清蒙古部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五部之一。明中后期属大汗 (亦克罕) 直辖之察哈尔 (察罕儿) 万户,达延汗封授第八子阿尔博罗特台吉统领,后为其长子达赉逊库登汗 (打来

  • 大武艺陵

    唐渤海国王陵。在今吉林敦化市。武王名武艺,系渤海高王(即大祚荣)的世子,初封桂娄郡王。高王二十二年(719)春三月,武艺嗣立,为渤海二世主。同年八月,唐遣使册封武艺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 富尔间河

    亦作富儿见河。即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阿凌达河。为松花江支流。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5: 松花江 “西有富儿见河,自西北来注之”。

  • 灵江

    一名澄江。在今浙江临海市南。上游永安溪,源出仙居、缙云二县界上天堂尖,东贯仙居县全境,至临海市西北三江村接纳始丰溪后始称灵江,下游至台州市三江口接纳永宁江后又称椒江。《元和志》卷26台州临海县:临海江

  • 黄后 (後) 店

    亦名黄花店。即今天津市武清县西黄花店乡。清乾隆 《武清县志》 卷1: 皇后店集 “在县南四十里”。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武清县图: 南有黄花店,驻外委。

  • 何买砦

    ①在今贵州安顺市北。《方舆纪要》卷123普定卫:何买砦“在卫北。洪武十年,安陆侯吴复遣将杨文击普定贼,破何买等砦,是也”。②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南。《方舆纪要》卷121普安州“芭蕉关”条下:何买砦,“洪武

  • 青口镇

    即今江苏赣榆县治。清置巡司于此。为水陆冲要。1949年赣榆县迁治于此。(1)在江苏省赣榆县东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14.4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口镇,人口6.5万。其地汉属青州,以“青

  • 竹山

    ①在今安徽广德县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竹山院“在广德县,唐兴化中建”。《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竹山在“州南十五里。叠障层峦,回环拱揖,松竹泉石,蔚然巨观”。②在今湖北蒲圻市西二十里。《

  • 桐源山

    又名白石山、太首山。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八十里太山。为桐水发源地。《寰宇记》 卷103广德县: 桐源山 “在县南八十里。按 《左传》: 鲁哀公十五年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注云,广德县西南有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