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涢州

涢州

建置不详。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涢水流域。北周天和二年 (567) 废入唐州。


猜你喜欢

  • 保川县

    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敷川县置,为会州治。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二十三年 (1183) 地入西夏。乃徙治会川城 (今靖远县西南一百里),为新会州治。元初废。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

  • 石渎堰

    即石窦堰。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东。《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六年(350),冉闵灭后赵,大诛胡羯,后赵公侯卿校出奔襄国(今河北邢台市),抚军“张贺度据石渎”,即此。又称石窦堰(《魏书·地形志》)。在今

  • 富劳县

    元置,属向武州。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向都东。明洪武间废,建文四年 (1402) 复置。《明史·广西土司传》: 都督杨文讨土官黄世铁,“调右副将军韩观分兵进讨都康、向武、富劳诸州县,斩世铁”。万历后废。古

  • 大苏堡

    在今陕西黄陵县南。姚秦时戍守处。《晋书·姚兴载记下》:“姚详时镇杏城,为赫连勃勃所逼,粮尽,委守南奔大苏。”即此。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南。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姚秦将姚详为夏赫连勃勃所逼,自杏城南奔于此

  • 中平墟

    即今广西象州县东中平乡。清乾隆《象州志》卷1:“中平墟在仁义村后,离城七十里。”

  • 明王峰

    南雁荡山主峰。在今浙江平阳县西南。海拔1078米。《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平阳县: 南雁荡山 “中有明王峰,峰顶有池”。

  • 铁江

    在今湖南醴陵市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80醴陵县: 铁江 “源出攸县境,西北流入渌江。水滨石黑如铁,因名”。

  • 北禅山

    俗名土楼山。在今青海西宁市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一》 “南禅山”条下:“北禅山在(西宁)县西北五里。”

  • 直渎县

    东晋义熙中析盱眙县置,属盱眙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南。隋初废入盱眙县。古县名。东晋义熙中分盱眙县地置,治今江苏省盱眙县南。东晋、南北朝属盱眙郡。隋初省入盱眙县。

  • 仁德府

    蒙古宪宗六年(1256)置仁地万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仁德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五里雨布村。《元史·地理志》仁德府:“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 以为部号,语讹为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