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阳坝场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涪阳镇。清道光《通江县志》 卷2: 涪阳坝 “离城九十里”。北周符阳县治此。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江县苏维埃驻此。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涪阳镇。清道光《通江县志》 卷2: 涪阳坝 “离城九十里”。北周符阳县治此。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江县苏维埃驻此。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废戎州都督府改置,治所在朗州 (今云南曲靖市北十五里三岔)。辖境北有云南东北部,东有贵州普安、兴义,西至怒江,南抵曲江、盘江。永徽三年 (652) 废。
元置,属酉阳州。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元史·泰定帝纪》:泰定三年(1326),“绍庆酉阳寨冉世昌及何惹洞蛮为寇”。在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元置酉阳州于此。泰定三年(1326年)酉阳寨
①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百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 紫溪 “源出松溪县之皆望山……下流皆入于西溪”。②一名赤濑。即今浙江临安县西昌化溪,富春江支流分水江的上源之一。源出安徽绩溪县饭蒸尖,东南流
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一百五十里。《清史稿·周达武传》:同治初,追击周绍勇义军“至大竹安吉场”。即此。
汉长安九市之一。《长安志》曰:交门市“在渭桥之北”。
一名高坨子。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六十里高坨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海城县图: 西北有高家坨。
即今河北平泉县南五十里大吉口满族乡。清道光《承德府志》卷7平泉州:南境“大吉口在佟家嶂子南十五里”。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清嘉庆十六年(1811)为噶玛兰厅治。光绪元年(1875)改为宜兰县治。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昌平县置,为宁浦郡治。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南朝宋属宁浦郡。隋开皇间为简州治。大业初属郁林郡。唐为横州治,至德中移治今横县。明洪武初废入横州。古县名。三国吴永安三年
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唐白河入汉江处。《水经·沔水注》:“襄阳城东有白沙, 白沙北有三洲。”《晋书·宣帝纪》:魏正始二年(241),吴将朱然围樊城,司马懿督军往援,“吴军夜遁走,追至三洲口”。即此。在今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