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淮东道宣慰司

淮东道宣慰司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淮东道宣抚司。十五年 (1278) 改置宣慰司,治淮安路 (治今江苏淮安市)。十九年 (1282) 罢。二十一年 (1284)复置,迁治扬州路 (治今扬州市)。二十三年 (1286)罢,二十六年 (1289) 又复置。大德三年 (1299) 与淮西道宣慰司并作淮东淮西道宣慰司。皇庆后长期领有扬州、淮安、高邮等两路一府。至正二十六年(1366) 废。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扬州路(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邳州、徐州、宿迁等市除外),安徽省泗县、五河、明光、天长、滁州、全椒、来安等市县。二十三年复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二十八年又改淮东道宣慰司。元末废,并入江南行中书省。


猜你喜欢

  • 道县

    1913年改道州置,属湖南衡阳道。治所即今湖南道县。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南部、南岭北侧、湘江支流潇水流域,西毗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永州市。面积2441平方千米。人口66.6 万。辖9镇、10乡

  • 平凉府

    金置,治所在平凉县(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泾源县地。元属巩昌路。明洪武初属陕西布政使司。辖境扩大,东至甘肃泾川、镇原,西至庄浪、静宁,兼有宁夏同心县以南地。清属甘肃省。1

  • 彰德军

    五代方镇名。后晋天福三年 (938) 置,治所在相州 (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北临漳县以南,河南林州、辉县二市以东,范县、清丰县以西,黄河以北地。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

  • 超华山

    在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北接邵武市界。《舆地纪胜》 卷133南剑州 《景物下》: 超华山 “在顺昌县西北五十里,有超华寺”。正德 《顺昌邑志》 卷1: 超华山 “在白水都。周围甚广,西北入邵武境。山之幽旷

  • 洛桥

    即天津桥。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皇城正南洛水上。唐孟郊有 《洛桥晚望》 诗: “天津桥下水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 储光羲有 《洛桥送别》诗。即“天津桥”。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唐孟郊《洛桥晚望》

  • 车官城

    三国蜀建,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百花潭公园以西。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锦官城“西又有车官城,其城东西南北皆有军营垒城”。

  • 虎遥城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六十六里南古县村。唐武德二年 (619) 移新城县于虎遥城。即此。

  • 湖陵

    又作胡陵。战国宋邑,后属楚。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上书秦昭王,王攻楚之日,“魏氏将出而攻留、方舆、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古邑名。又称胡陵。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南。

  • 中吴

    ①江苏旧苏州府的别称。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即记载苏州的风土、人物。②江苏镇江府的别称。明周祁《名义考》:“润州,中吴也。”镇江府在隋唐时为润州。(1)江苏省旧苏州府的别称。宋龚明之著《中吴纪闻》,即

  • 窝北镇

    即今河北肃宁县东南十八里窝北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肃宁县图: 东南有窝北。在河北省肃宁县东南部。面积64.2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窝北,人口2300。宋代建村于赵家河北岸,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