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水县

清水县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卷下:清水县“以清水在县境” 为名。东汉废。西晋复置,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大业初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 (762) 地入吐蕃。建中四年(783) 唐与吐蕃会盟于此,史称 “清水之盟”。大中二年收复故地。五代唐长兴元年 (930) 移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北宋初复还旧治,后又移治今清水县。清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 (1729) 还属秦州。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临州。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东北三十余里。天宝元年 (742) 改为桂溪县。

③北宋改万岁县置,属开州。治所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北县坝。《元丰九域志》 卷8: 万岁县有“清水”,县以此名。元废。古县遗址尚存。


(1)古县名。(1)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重庆市垫江县东北。属忠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桂溪县。(2)北宋时改万岁县置,治今重庆市开县东北。属开州。元时废。(2)今县名。在甘肃省东南部、牛头河流域,东邻陕西省。属天水市。面积2012平方千米。人口30.4万。辖2镇、22乡。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析上邽县置清水县,治今县西北,属天水郡。因地处陇山,《三秦纪》称“其坂九回,……七日乃得越;上有清泉,四注而下”,故名。东汉废。末年复置。属广魏郡。西晋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建中四年(783年)唐与吐蕃会盟于此,史称“清水之盟”。大中二年(848年)复故地。五代唐长兴元年(930年)移治上邽镇,即今甘肃省天水市。北宋又移于今清水县。属秦州。元属巩昌路,明属巩昌府。清属秦州。1913年废州,先后属陇南道、渭川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天水专区。1958年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合并置清水回族自治县。1961年复名清水县。1969年属天水地区,1985年属天水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东缘。牛头河由东向西横贯全境。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冬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油菜籽等,盛产大麻、苹果。工业以建材、针织、酿酒等为主。天清、天张公路经县境。名胜古迹有永清堡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白土崖西汉赵充国墓。汤浴温泉为全国著名温泉之一,建有甘肃省清水温泉疗养院。


猜你喜欢

  • 三屯河

    ①即今吉林辉南县南辉发河支流三统河。《清一统志:吉林一》:图们河“在(吉林)城南五百里。又三屯河在城南四百八十里。源俱出纳噜窝集,东北流会雅吉善河为辉发河”。②亦名罗克伦河。在今新疆昌吉市西。清徐松《

  • 仇亭

    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北。《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上虞县“有仇亭”。即此。西汉建。在今浙江省上虞市东北。《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上虞县“有仇亭”,即此。

  • 阁鸦江

    即今贵州大方县西落脚河。《清一统志·大定府》: 阁鸦江 “在府城西南。《府志》: 落淅水自毕节流经阁鸦驿,谓之阁鸦江”。

  • 木辘

    俗称木辘司。即今四川道孚县南木茹乡。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置木辘土百户。

  • 百节铺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南百节镇。《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白市铺马驿”条内:“百节马驿在府东南六十里。”

  • 灵龛镇

    亦作林坎镇。北宋置,属德阳县。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黄许镇。

  • 真庆道院

    西晋咸宁二年 (276) 建,在今江苏苏州市东北隅。唐开元二年 (714) 更名开元宫。西晋咸宁二年(276年)置,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为道教观宇。唐开元二年(714年)改开元宫。

  • 柔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 删丹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元和志》卷40删丹县:“按焉支山,一名删丹山,故以名县。”东汉兴平二年(195)改属西郡。北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改为删丹县,属张掖郡。唐属甘州,后陷于吐蕃。

  • 兴盛旺村

    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清光绪三十年(1904)五原厅由大佘太移治于此。后又徙治隆兴长(今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