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堡
①在今湖南沅陵县西二百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清水堡 “永乐初建,有营垒房屋,设官兵戍守”。
②即今陕西府谷县北六十里清水乡。《清一统志·榆林府二》: 清水堡 “明成化中置,城在山坡,周三里有奇,边垣长三十二里。今设把总分防”。《方舆纪要》 卷61作清水营。
③明初置,属肃州卫。即今甘肃酒泉市东南清水乡。万历中改属镇夷所。清初设守备,后改都司。
①在今湖南沅陵县西二百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清水堡 “永乐初建,有营垒房屋,设官兵戍守”。
②即今陕西府谷县北六十里清水乡。《清一统志·榆林府二》: 清水堡 “明成化中置,城在山坡,周三里有奇,边垣长三十二里。今设把总分防”。《方舆纪要》 卷61作清水营。
③明初置,属肃州卫。即今甘肃酒泉市东南清水乡。万历中改属镇夷所。清初设守备,后改都司。
在今四川遂宁市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55遂宁府:玉堂山“在小溪县北十里。岩峦耸秀,气象雄峙”。《方舆纪要》卷71遂宁县:玉堂山“在县北十五里。……县之主山也”。
即今湖南宜章县东二十里章水西岸白石渡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宜章县图:县东有白石渡。粤汉铁路在此有支线(白杨支线)通杨梅山煤矿。
今北京故宫正门。明、清紫禁城正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四年(1647)重修。城门高8米,下有高大砖石墩台通高37.95米,向左右伸展,建殿阁五座,称五凤楼。主楼面宽九间,重檐庑殿顶。左
西汉置,为庐江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三十里城池乡。三国时废。西晋复置,治所移今舒城县。南朝梁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三国时废。西晋复置,南朝梁废。两汉及南朝齐皆为庐江郡治
亦名邪阶水。即今广东始兴县南清化江、墨江。《元和志》卷34始兴县:“邪阶水,今名阶水,出县东一百三十里。近水有邪阶山。”
北周宣政元年(578)置,治所在汲郡(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为汲郡。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卫州。贞观元年(627)移治汲县(今卫辉市)。天宝元年(742)改为汲郡,乾元元年(
①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五十里庐山天池寺北。《清一统志·九江府一》 引桑乔《庐山疏》:“庐山石门者, 山之天池、铁船二峰,对峙如门也。”②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仙峰寺西北。山顶有天然石池,因名。清嘉庆《四
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附近。晋左思《蜀都赋》:“廓灵关以为门。”刘逵注:“灵关、山名。在成都西南汉寿界。”《宋书·符瑞志中》:西晋咸宁二年(276),“二龙见于汉嘉灵关”。《寰宇记》卷77卢山县:灵关
在今浙江萧山市南二十八里临浦镇。《宋书·孔觊传》: 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吴喜等率军“向黄山浦”。即此。
在今辽宁朝阳市东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八年(333),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于广安,“逸豆归惧而请和,遂筑安晋、榆阴二城而还”。胡注:“安晋城,在威德城东南。”在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资治通鉴》: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