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源县

清源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山西清徐县。大业二年 (606) 省入晋阳县。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后属太原府。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废。1912年复置,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52年与徐沟县合并,改设清徐县。

②唐圣历二年 (699) 置,属武荣州。治所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后属泉州。天宝元年 (742) 改名仙游县,并移治今仙游县。

③1925年由开原、铁岭、新宾、海龙、柳河、东丰、西丰等县部分地区析置,属奉天省东边道。治所在八家子 (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1928年改为清原县。


(1)古县名。武周圣历二年(699年)置,治今福建省仙游县西北。属泉州,寻属武荣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仙游县,并移今治。(2)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西省清徐县。属并州。大业初省入晋阳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开元十一年(723年)属太原府。五代及宋、金不改。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省入徐沟县,降为清源乡。1912年由徐沟县清源乡复置,治今山西省清徐县清源镇。1915年并入徐沟县,改设县佐。1917年复置。1952年与徐沟县合并为清徐县。(3)旧县名。1925年由兴京、开原、柳河、海龙、铁岭等县析置,治八家镇(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以清河之源地得名。1929年因与山西省清源县重名,改名清原县。


猜你喜欢

  • 乌讷恩素珠克图盟

    清代蒙古诸盟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众由伏尔加河返回伊犁内附,称为旧土尔扈特部。分东、南、西、北乌讷恩素珠克图四路, 即四盟。东路,在库尔喀喇乌苏城西南,编左右两

  • 吴宁县

    ①三国吴改汉宁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东阳市东二十七里金家村附近。宝鼎元年(266)改属东阳郡,南朝陈属金华郡。隋开皇九年(589)废。②隋开皇九年(589)改长山县置,为婺州治。治所即今浙江金华

  • 虎渡桥

    又名江东桥。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相传初建时,桥基屡建不稳,偶见有虎负子渡江,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桥基遂固。故又名虎渡桥。《清一统志·漳州府》: 虎渡桥 “在龙溪县东四十里,

  • 邓公山

    又名银山或银峰山。在今江西德兴市东。《舆地纪胜》卷23饶州:邓公山“本名银山,因邓远为场,改今名”。《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银山“在德兴县东三里。一名邓公山。山出银,唐总章初置场。至宋天圣间,山穴倾

  • 桃州

    唐武德三年 (620) 置,治所在绥安县 (今安徽广德县)。以西南有桃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郎溪县地。武德七年 (624) 废。

  • 汤沟镇

    ①清置,属沭阳县。即今江苏灌南县西北汤沟镇。②即今安徽无为县东汤沟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无为州《乡镇图》:东有汤家沟。(1)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北部。面积210.7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

  • 沈丘镇

    明洪武初改沈丘县置,属颍州。即今安徽临泉县。明置巡司于此。

  • 讷恰库河

    即今新疆哈巴河县西纳切库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西北流六十里,讷恰库河发源乌尔鲁岭,南流经噶尔札尔巴什卡伦东,凡二百里来汇。”

  • 石耳峰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清一统志·九江府一》:石耳峰“在德化县西南三十里庐山圆通寺东南。双峰并耸,形如两耳”。

  • 水漕铺

    在今贵州赫章县西南。《清一统志·大定府》 “黑章铺”条下:又有“水漕铺”等皆戍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