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州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置,治所在邈川城 (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平安、化隆回族自治县以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北及甘肃永靖县黄河以东地。宣和元年 (1119) 改为乐州。
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置,治邈川城(今青海省乐都县南)。辖境相当今青海省乐都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部和甘肃省永靖县西部地区。属秦凤路。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弃之,崇宁二年(1103年)复置。宣和元年(1119年)改乐州。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置,治所在邈川城 (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平安、化隆回族自治县以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北及甘肃永靖县黄河以东地。宣和元年 (1119) 改为乐州。
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置,治邈川城(今青海省乐都县南)。辖境相当今青海省乐都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部和甘肃省永靖县西部地区。属秦凤路。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弃之,崇宁二年(1103年)复置。宣和元年(1119年)改乐州。
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南七十二里杨洚镇。清光绪《续修京山县志》卷16《变乱》:同治六年(1867)四月,提督鲍超击捻军,“大胜于杨家洚”。
①又名西津渡、京口渡。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部江边,为南北对渡口。《宋书·刘景素传》:元徽四年(476),刘景素攻京口,“时张保水军泊西渚”。即此。②亦作西陼、南堂西渚、鹦鹉州西渚。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西
清置,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南。《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十三站”条下:广宁站“在广宁县南二十里”。
①北魏置,治所园池县。当在今甘肃酒泉地区。西魏废。②南朝梁置,为新州治。治所在新阳县 (今湖北京山县)。西魏为温州治 (治所新阳县改为角陵县)。隋开皇初废。南朝梁普通中置,治新阳县(西魏改名角陵,在今
即今北京市平谷县东二十里夏各庄镇。清光绪 《顺天府志》 卷29平谷县: “东南十里夏各庄。”
即今浙江磐安县东南二十四里大盘山。主峰盘山尖海拔1245米。《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大盆山“其南为大溪水所出,其北则东阳江之源也。《志》云:山高五百丈,周百三十里,形如覆盆”。故名。
在今陕西甘泉县北四十五里。山峡险窄,为戍守重地。《旧唐书· 梁师都传》: 武德二年(619),“梁师都与突厥数千骑来寇延州,营于野猪岭”。即此。在今陕西省甘泉县北。唐武德二年(619年)梁师都与突厥攻
清置,属荆门州。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双河镇北乐乡关村。《清一统志·荆门州》:乐乡关“在荆门州北八十里”。
一名灌水。在今陕西华县西。《水经·渭水注》:“小赤水即《山海经》之灌水也,水出石脆之山。北径萧加谷于孤柏原西,东北流与禺水合……又北注于渭。”《寰宇记》卷29华州郑县:“灌水一名小赤水,今名高谷水。”
南宋嘉定四年 (1211) 置,属郴州。治所在上犹寨 (今湖南桂东县南二十里寨前乡)。明曹学佺 《名胜志》: “以在桂阳之东而名。” 元属郴州路。明洪武元年 (1368) 迁治今桂东县,属郴州。民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