湳水
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之纳林川、黄甫川。《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右,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其水俗亦谓之为遄波水,东南流入长城东。碱水出长城西碱谷,南入湳水。……湳水又东径西河富昌县故城南。王莽之富成也。湳水又东流入于河。”
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之纳林川、黄甫川。《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右,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其水俗亦谓之为遄波水,东南流入长城东。碱水出长城西碱谷,南入湳水。……湳水又东径西河富昌县故城南。王莽之富成也。湳水又东流入于河。”
北宋熙宁八年 (1075) 改威远寨置,属通远军。在今甘肃武山县南。后废。(1)古镇名。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置威远寨,熙宁八年(1075年)升镇,在今甘肃省武山县西南。后废。(2)今镇名。(
五代后周王陵。在今河南新郑市北三十六里郭店村。嵩陵为太祖郭威之墓,在郭店村西南;庆陵为世宗柴荣墓,在郭店村西北二里;懿陵为世宗柴荣皇后符氏墓,在庆陵旁;顺陵为恭帝柴宗训之墓,在庆陵东北半里。在河南省新
①即五华山。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七十里。《新唐书·地理志》:复州竟陵县“有五花山”。②在今四川涪陵市西。《方舆纪要》卷69涪州:五花山在“州西二十里。五山排列,宛然如花”。
即尹公山。在今浙江遂昌县东北。《元丰九域志》 卷5: 处州遂昌县 “有项公山”。
春秋秦武公十年 (前688) 灭邽戎置,战国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秦改名上邽县。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埭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 置巡司于此,后废。《明通鉴》: 嘉靖四十二年 (1563) 二月,“福建兴化府倭结寨于峙头,与都指挥欧阳深相距,久之不出”,即此。清时为峙头镇。即今福
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大洪岭下。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大共镇“在县北。绍兴二十三年正月例罢收税坊”。元、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大共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明史·地理志
即傅险。今山西平陆县治圣人涧。相传为殷武丁的贤相傅说版筑之处。《尚书·说命上》: “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又作傅险。在今山西省平陆县。相传商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之处。《尚书·说命》:“说
一名八王寺。在清盛京福盛门外,今辽宁沈阳市小北门里路东。努尔哈赤进入盛京(今沈阳)后,其第十三子阿济格被封为郡王,后晋为亲王,在此营建家庙。后又为著名的八王之一,故有“八王寺”之名。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石楼县(今山西石楼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县地。贞观元年(627)废。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石楼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石楼等县地。贞观元年(627年)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