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溪县
北宋大观二年 (1108) 置,为溱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乡。宣和二年 (1120) 废为砦。
(溱zhēn) 古县名。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南吹角,属溱州。宣和二年(1120年)降为寨。
北宋大观二年 (1108) 置,为溱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乡。宣和二年 (1120) 废为砦。
(溱zhēn) 古县名。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南吹角,属溱州。宣和二年(1120年)降为寨。
明置,在今广西柳城县西北古砦村。《明史·地理志》:柳城县“北有古镇巡检司,初治融江东岸,后迁马头驿”。
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高州置,属湖广行中书省。治所在电白县 (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南旧城村)。大德八年 (1308) 移治茂名县 (今高州市),属海北海南道。辖境相当今广东高州、茂名、电白、
东汉建初五年 (80) 改琅邪郡置,治所在开阳县 (今山东临沂市北十五里)。东晋后复为郡。东汉建初五年(80年)以琅邪郡改置,治开阳县(今山东临沂市北)。辖境约相当今山东省沂山及诸城、胶南以南,沂水、
金贞祐四年(1216)升五台县置,属太原府。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元属冀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五台县。
旧名千仞山。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三里。明《寰宇通志》 卷56衡州府: 舜峰山 “上平而北垂。昔邑民避难,据其颠筑栅拒守,遗址尚存”。《清一统志· 桂阳州》: 舜峰山 “三面壁立,前开一径,以通上下。山顶平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西北拉林镇。《元史·兵志三》 浦峪路屯田万户府: “ (至元) 三十年,命本府万户和鲁古䚟领其事, 仍于茶剌罕、 剌怜等处立屯。” 即此。
亦作夙沙。炎帝时诸侯国。在今山东滨海之地。《太平御览》 卷865引 《世本》: “宿沙作煮盐。”宋衷曰: “宿沙卫,灵公臣,齐滨海,故卫为鱼盐之利。” 《水经· 涑水注》: “吕忱曰: 宿沙煮海谓之盐
集镇名。在西藏自治区乃东县中部。为原乃东县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20。乃东,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农产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籽等。畜产有牦牛、藏系绵羊、山羊等。有公路直达拉萨。
1948年革命根据地由四明山区部分地析置,属浙江省。治所在今浙江余姚市南三十四里梁弄镇。1949年废。旧县名。1948年由四明山区部分地析置,治梁衕(梁弄,今浙江余姚市西南梁弄)。因境内有四明山得名。
唐代宗李豫的陵墓。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北。宋敏求《长安志》卷19富平县:“代宗元陵,在县西北三十里檀山永润乡管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