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山县
1914年改清平县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2年改置炉山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炉山自治县,迁治凯里镇 (今凯里市)。1956年改为炉山县。1958年与雷山、丹寨、麻江三县合并,改名凯里县。
旧县名。1914年改清平县置,治清平镇(今贵州凯里市炉山镇)。1952年改设炉山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名自治县,并自清平镇迁治凯里镇。1956年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后,仍复炉山县。1958年与丹寨、雷山、麻江三县合并,改置凯里县。
1914年改清平县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2年改置炉山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炉山自治县,迁治凯里镇 (今凯里市)。1956年改为炉山县。1958年与雷山、丹寨、麻江三县合并,改名凯里县。
旧县名。1914年改清平县置,治清平镇(今贵州凯里市炉山镇)。1952年改设炉山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名自治县,并自清平镇迁治凯里镇。1956年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后,仍复炉山县。1958年与丹寨、雷山、麻江三县合并,改置凯里县。
俗名东大寺。创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关大街东北角(洛阳市第一高中所在地)。该寺是福王朱常洵为其生母郑贵妃建的。取名“迎恩”,是富王借庇于佛,称其母“心之善可因也;心可因,故恩
即今四川崇州市北三十里元通镇。清光绪《崇庆州志》卷3:元通场“滨文井江,烟火数千家,诸市俱全”。
①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长洲镇。珠江北支东流至此,分流绕之,珠江南支亦于此从西南来会。为广东省第二重门户。清同治《番禺县志》卷5:“沙州南水东流泾长洲村。”②在今广西梧州市西七里浔江中。《寰宇记》卷
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东。《方舆纪要》 卷72纳溪县: 楼子山在 “县治东一里。层峰叠嶂,俨若楼阁”。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中爪哇锦石一带。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苏吉丹即闍婆之支国,西接新拖,东连打板,有山峻极,名保老岸。”明张燮《东西洋考》卷4“思吉港”条:“思吉港者,苏吉丹之讹也,为爪哇属国
在今江苏宜兴市西。《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宜兴县: 便民河 “在县城西。自县西二十里洴浰渰,东抵城下,长三十里。成化中开,一名后袁河”。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为银冶监。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三十里小泉乡西南康家里。后废。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治今甘肃省清水县西南。属秦州。领大贾、临金、小泉等务,岁课利钱银三万余贯两。
即今广东紫金县南乌禽嶂。《清一统志·惠州府》:乌禽嶂“在永安县(今紫金县)南一百里。周百余里。黄沙水南源出此”。
①又名城口河、大竹河、九江、北江,为汉江支流。在今四川城口、万源和陕西紫阳等县市境。《清一统志·太平厅》:北江“在厅东北一百里。自篁墩山发源,西北流经城口山大竹渡,转北入陕西紫阳县界为任河,入汉江”。
在今河南临颍县东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许州临颍县: 尚书台,“马融讲书之地”。因名。唐显庆初改名讲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