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军台遗址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二十六里南城村东南二里土岗上。高出地面3米左右,俗称 “点军台”。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4—6米。1951年和198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博物馆先后在此发掘。文化层可分为四期,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出土有房基、瓮棺、陶窑、灶坑、灰坑等。一、二期以红陶为主,手制白衣彩陶较多,纹饰以圆点弧线三角纹、勾叶纹为主。三期以彩陶为主,多为红、黑或红彩,纹饰多网带纹。四期以灰陶为主,多为轮制。是郑州地区较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二十六里南城村东南二里土岗上。高出地面3米左右,俗称 “点军台”。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4—6米。1951年和198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博物馆先后在此发掘。文化层可分为四期,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出土有房基、瓮棺、陶窑、灶坑、灰坑等。一、二期以红陶为主,手制白衣彩陶较多,纹饰以圆点弧线三角纹、勾叶纹为主。三期以彩陶为主,多为红、黑或红彩,纹饰多网带纹。四期以灰陶为主,多为轮制。是郑州地区较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亦作灵岸县。唐载初二年(690)置,属羁縻顺州。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西南。一说今赤水县境。后废。
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明一统志》卷85都康州:劄空陂“在州(治今都康乡)西。自炉泉水涌流筑为陂,与黎塘俱有溉田之利”。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九十余里。《清一统志·建宁府》: 廌山 “蜿蜒逶迤,如琢如削。宋游酢读书于此”。学者称酢为 “廌山先生”。
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一说在旧城西。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
元至大元年(1308)置,属睢州。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仪封镇东北十七里。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徙治于白楼村(今兰考县东二十四里仪封乡),属开封府。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升为仪封厅。古县名。元至大
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北三十里田集镇。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田市集在“西南乡六十里,润河南岸”。
即蘧蒢水。今陕西洋县东之金水河。《水经·沔水注》: “汉水又东合蘧蒢溪口,水北出就谷,……而南注于汉,谓之蒢口。”
北宋置,即今宁夏隆德县。庆历三年(1043) 为德顺军治。北宋、金于此置陇干县。又作陇干城、陇竿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筑,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因地在笼竿川,故名。庆历三年(1043年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境。为楚粤交界要隘。《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岭东营 “嘉庆二十年设,以提标前营守备移驻”。
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置,属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东北。始元时废。②1926年改九龙设治局置,属川边特别区。治所即今四川九龙县。《四川省情续集》:“九龙,藏语称奇卜龙,即中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