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临城支线。自今河北临城县东北鸭鸽营站至临城煤矿。长15.2公里。为京汉铁路支线。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动工修建,三十四年(1908) 通车。1945年被拆除。
即今陕西蓝田县东青坪。1946年7月当地解放后先后设蓝雒办事处、蓝雒县治此。
在今四川万源市北。《清一统志·太平厅》:花岳山“在厅北十里。《旧志》:世传汉花岳大隐之地,上有烧丹台”。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东南。《明统一志》 卷37嘉兴府: 语溪 “一名语儿中泾。又名沙渚塘。在吴越时为吴栖兵之地”。下入运河。《清一统志》 作 “语儿溪”。
又名康山。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北鄱阳湖中。《寰宇记》 卷107饶州余干县: 康郎山 “在县西北八十里鄱阳湖中。云康氏所居。又名抗浪山,谓能抗风涛也”。《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康郎山 “国初大兵与陈友
即兴州。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明史·常遇春传》:洪武二年(1369),“败也速于全宁。进攻大兴州,分千骑为八伏。守将夜遁,尽擒之”。即此。
亦作吉法坛、古发廷、古发谭,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东北黑龙江岸。《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顺治十年(1653)三月,镇守盛京地方昂邦章京叶克枢来文称:“使狗地方谷发亭姓大妈哈三十八家……遂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三十里。一名朝阳山。又名留翎礸。《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 《华阴县志》: “世传杨伯起葬时,大鸟落毛于此。”
元大德四年 (1300) 以维摩部置,属广西路。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六十里阿猛镇。辖境包有今云南丘北县地。彝语 “维” 为沟,“摩” 为水井,意即小河旁水井边的地方。明代属广西府,治所在今砚山县西北
西魏改石门县置,为武都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北周改名将利县。古县名。西魏以白石县改名,治今甘肃省陇南市东南白龙江北岸。为武州治。北周改名将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