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州
明弘治七年 (1494) 改九名九姓独山州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州南二十里有独山,据清嘉庆 《贵州通志》 卷2 《都匀府图说》称: “群嶂相联,一峰独峙,州因以名。” 1913年改为独山县。
明弘治七年(1494年)改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属都匀府。1913年改为县。
明弘治七年 (1494) 改九名九姓独山州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州南二十里有独山,据清嘉庆 《贵州通志》 卷2 《都匀府图说》称: “群嶂相联,一峰独峙,州因以名。” 1913年改为独山县。
明弘治七年(1494年)改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属都匀府。1913年改为县。
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黄岐半岛北端之北茭。元置巡司于此。明洪武二十年 (1387) 改名北茭镇。
在今河南巩义市北。《后汉书·光武纪》:建武元年(25)七月,“遣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军五社津,备荥阳以东”。《水经·河水》:“又东过巩县北。”郦道元注:“河水于此有五社渡, 为五社津。”在今河南省巩义市
1912年改亳州置,属淮泗道。治所即今安徽亳州市。1928年直属安徽省。旧县名。1912年改亳州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区。1948—1950年县城曾设亳城市。1986年撤销亳县,改设亳州市。
即今四川布拖县。民国《西昌县志》有布拖。以布拖坝子为名。1953年设凉山彝族自治区布拖办事处,1955年改为布拖县。
北魏改阳平郡置,治所在平陆城(今山东汶上县北)。北齐废。
即鄇田。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左传》: 成公十一年 (前580),“晋郤至与周争鄇田”。杜注: “鄇,温别邑。今河内怀县西南有鄇人亭。”
在今甘肃陇西县南之南河。《水经·渭水注》: 荆头川水 “出襄武西南鸟鼠山荆谷,东北径襄武县故城北,……东北流注于渭”。
今蒙古国东部之克鲁伦河。一说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源一带,近和林(哈拉和林)。《元史·泰定帝纪》:英宗硕德八剌被杀后,“诸王按梯不花及也先铁木儿奉皇帝玺绶,北迎帝(也孙铁木儿)于镇所。九月癸巳,即皇
亦作黄岗陂。在今广西北流市南。《方舆纪要》 卷 108北流县: 黄江陂 “在县南。《志》云: 县境有坑塘、大陂、都莫等陂,俱有灌溉之利”。
南朝宋末置,属越州。治所在方度县 (今广西玉林市)。南朝梁废。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置,治方度县(治今广西玉林市)。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区及北境。属越州。南朝梁、陈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