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猛洞河

猛洞河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清一统志· 永顺府》: 猛洞河 “源出县东北,西南流入酉水。雍正九年开浚,始通舟楫”。


又称猛峒河。酉水支流。在湖南省西北部。源出桑植县西云龙山,南流经龙山县,至永顺县列夕附近入酉水。长158千米,流域面积 2275 平方千米。沿河两岸溶洞星罗棋布,王村、不二门、老司城景色各异。山水、洞景、珍稀动植物、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在此充分体现。王村古朴的吊脚楼,高低曲折的青石板路;不二门的怪石林、摩岩铭;老司城历代土司王爷的地下宫殿,颇具艺术风采的街道,无不令人叫绝。金丝猕猴、猴面鹰、飞鼠、金鸡等190余种珍禽异兽经常出没于山间河谷,银杏、水杉、珙桐等珍贵树木生长繁茂,百合花、芍药花等200多种稀异花草遍地皆是,沿河峡谷终年山花烂漫,鸟语猴啼。猛洞河流域还是土家族聚居区,土家人民的调年节、社巴节、吃薪节、重阳节,以及摆手舞、毛谷斯舞、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等民俗风情使人倾倒。近年新开辟的猛洞河漂流更是吸引了不少游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猛 洞 河


猜你喜欢

  • 定埠街

    原名邓步。亦名定步市。即今安徽郎溪县北四十里定埠镇,北接江苏高淳县界。北岸有镇,亦称定埠。河上有桥,连为一体,为皖苏间古镇。明嘉靖 《建平县志》 卷1 《坊乡》: 定步街 “在县北四十里。旧名邓步”。

  • 白马洞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三里。《清一统志·安顺府》:白马洞“洞内有白石如马”。见“桃源山”。

  • 高密店

    即今河北高碑店市。《方舆纪要》 卷12新城县 “三甲店” 条下载: “高密店在县 (今市东南新城镇) 西北三十五里。元至治中,尝游畋于此。亦名驻跸店。”

  • 乌城守捉

    唐置,属凉州。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北乌鞘岭上。后废。

  • 金刚台 (臺) 山

    ①在今安徽金寨县西北,与河南商城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50商城县: 金刚台山在“县南三十里。旧名石额山,延袤六十余里,双峰高峙,上有风洞、龙井。宋绍兴初,义师首领张昂结砦于此,以御金人。绍熙初,筑石

  • 新河口镇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河坝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2 《无为州图》: 东有新河口。

  • 腹里 (裏)

    元代对中书省直辖地区之称呼。《元史·地理志》: “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 其地相当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及河南、吉林、辽宁等省部分地区。

  • 红庙寨

    即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二十二里红庙乡。旧属考城县。民国《考城县志》卷1《市集》:有“红庙寨”。

  • 江口河

    ①一名前河。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为尧渡河下游。《方舆纪要》卷27东流县:江口河“亦在县西一里。《志》云:河源有四……引流入县境为江口河,入江”。②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为颍水小支流。《清一统志·颍

  • 盐泉井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南一百十里玉河镇。《元和志》 卷33魏城县: “隋大业十年自盐泉井移魏城县理此,属金山郡。按盐泉井在今县东南四十五里,盐泉县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