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州
元末明玉珍置,属叙州路。治所即今四川珙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珙县。
元末明玉珍改下罗计长官司置,治今四川省珙县。明初降为县。
元末明玉珍置,属叙州路。治所即今四川珙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珙县。
元末明玉珍改下罗计长官司置,治今四川省珙县。明初降为县。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荆门府置,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治所在长林县 (今湖北荆门市)。明洪武九年 (1376) 改为荆门县。十三年 (1380) 复为荆门州,属荆州府。嘉靖十年 (1531) 改属
在今广东兴宁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03兴宁县: 周塘驿 “在县东南。万历四年建”。《清一统志·嘉应州》: 周塘驿 “在兴宁县东南六十里。为惠、潮二府往来之道”。
①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笼州。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南东罗镇。唐末废。②唐置,属羁縻连州。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南罗龙。属笼州。后废。
在今海南省万宁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5万州: 莆苎营 “在州西北。防鹧鸪啼等村峒黎,最为襟要”。
1912年改亳州置,属淮泗道。治所即今安徽亳州市。1928年直属安徽省。旧县名。1912年改亳州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区。1948—1950年县城曾设亳城市。1986年撤销亳县,改设亳州市。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西北。《续汉书·郡国志》 南郡编县: “有蓝口聚。” 同书 《王常传》: 常“与成丹、张印别入南郡蓝口,号下江兵”。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 置莲勺县于此。在今湖北省钟祥市西北。东汉
在今贵州都匀市西。《方舆纪要》卷121都匀府:“云津渡在府西一里。邦水河渡处也。”
元置,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白马关乡。
又名陶城。在今山西霍州市东。《清一统志·霍州》: 陶唐谷 “在州东三十里,有泉飞流如玉,曰玉泉,西流灌田百余顷。…… 《旧志》: 尧尝游此”。
今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境叶尼塞河上游支流乌斯河。《元史·地理志》:“乌斯,亦因水为名,在吉利吉思东,谦河之北。其俗每岁六月上旬刑白马、牛、羊,洒马乳,咸就乌斯沐涟以祭河神,谓其始祖所从出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