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水
①即今广西灵川县西北甘棠河。《寰宇记》卷162临桂县:甘水“在灵川县北三十里。其源出融州北界潭洞涓流,引派百余里,经灵川县西南,穿过大山下,萦回五百余步,江阔十丈,深一丈,东流经甘棠驿南,而东注漓水。今邑人呼为甘岩,即此水也”。《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甘水“在县(故治在今三街镇)南。源出融山北界,流经县西南,过大山下,东流至县南二十里之甘棠墟而合漓江”。
②渭水支流。在今陕西周至县东。《方舆纪要》卷53盩厔县:甘水“在县东十里。县东六十五里有甘河镇,以此名……下流俱入渭水”。
①即今广西灵川县西北甘棠河。《寰宇记》卷162临桂县:甘水“在灵川县北三十里。其源出融州北界潭洞涓流,引派百余里,经灵川县西南,穿过大山下,萦回五百余步,江阔十丈,深一丈,东流经甘棠驿南,而东注漓水。今邑人呼为甘岩,即此水也”。《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甘水“在县(故治在今三街镇)南。源出融山北界,流经县西南,过大山下,东流至县南二十里之甘棠墟而合漓江”。
②渭水支流。在今陕西周至县东。《方舆纪要》卷53盩厔县:甘水“在县东十里。县东六十五里有甘河镇,以此名……下流俱入渭水”。
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大定府》 “黑章铺”条下:又有“四铺”等皆戍守处。集镇名。在安徽省濉溪县中部、界洪新河南侧。四铺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6740。因在宿州西40华里,故名
元置,属女直水达达路。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南古城(一说在今齐齐哈尔市)。后废。
①即今四川大邑县东、崇州市西南干溪河。《资治通鉴》:唐中和二年(882)六月,阡能与官军“大战于干溪,官军大败”。即此。②在今贵州长顺县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麻线河”条下:“干溪在司南五
东汉永初六年(112)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境。《后汉书·孝安帝纪》:永初六年春,“诏越巂置长利、高望、始昌三苑”。为牧马之所。
即今湖北竹溪县南汇湾河。为堵河上源。《方舆纪要》 卷 79竹溪县 “南江河” 条下:“ 《志》 云,柿河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流入竹山县界。”
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玉城县为镇,属虢略县。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六十里。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乐乡县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长江北岸旧县坪。《寰宇记》卷148:巴东县“在巴之东,因以为名”。大业初属巴东郡。唐属归州。北宋太宗时移治今巴东县。南宋时尝移江北旧治
汉广陵城的别称。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之蜀冈。秦、汉于此置广陵县,汉为广陵国治。晋以后因竟陵王诞之乱,城邑荒芜,故曰芜城。南朝宋鲍照有《芜城赋》,注:“登广陵故城”而作。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蜀岗上。即秦汉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属秦州。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南恭门乡。后改为弓门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高密市西南拒城河镇。清光绪《高密县志》卷1:务本乡所领社中,县南“三十五里曰拒城河”。在山东省高密市中南部。面积99.3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拒城河,人口 7000。宋立